檯面下的現實


向來都是精彩可期的七月,今年卻全耗在冷氣房裡度過了。無特殊活動、沒值得慶祝的節日、沒有有趣的意外,只有日復一日的日常。

雖然也曾埋怨過為何別人的研究生涯是歡樂滿堂,自己的卻落魄不堪,但沒主動爭取機會是事實,來這鳥地方也是自個兒選的,半點不由人。而今坐困桌前,亦是補償先前逃避省略過的步驟而已。

一天改不了幾個字,這可不是什麼誇飾法,是的確整天下來紮紮實實只改了兩三個動詞、互換了句子位置之類的,國小時擅長五百字作文或成年後寫社論的人恐怕很難體會這種處境。不是什麼值得稱道的經驗,但也確實無法跟門外漢解釋清楚,從最近熱門的幾件新聞來看,我想我能夠體會學者們與記者大人間的鴻溝。

不過拖延不可是無止境的,若真能在接下來這學期裡完成預定進度,聲稱自己適合走這行會更有說服力,因為假若旅途順暢,未來的數十年或許都得在這個迴圈裡度過。現實總不如從外頭窺看來得那樣有趣。

點子出自格林童話的『三個紡紗女』(Die drei Spinnerinnen),圖是羅馬神話的命運三女神,由 Alfred Agache 所繪的『Les Parques』,取自 Wiki。其實類似形象的神話人物很多。當初讀到這個故事時有震撼到年幼的我,因為懶惰女主角竟然就這樣爽爽過一輩子了,喂這跟教科書上教的不一樣呀!三位紡紗女鮮明的外觀也烙印在我身上好一陣,真正努力工作的人是顧不及自己的外表的。原版格林童話的寫實與殘酷是建立在這類小孩都能懵懂理解之處,而不是後世那堆自以為是莫名其妙的刻意改編,單純的色情暴力情節是很廉價的。

官方公告:歉意解除


長期沒回家省親,結果擺在案頭的一本小說一直都沒翻,才發覺原來現在只剩下舟車勞頓途中會看書了。人實在是一直在轉變著哪!各各階段都不同,那些每個人都曾說過的永不改變到底是口號或謊言呢?

今天是分手七週年紀念日(哪來的這玩意兒),還記得當初立誓要在這段跟交往時間約略等長的日子裡贖罪(是贖三小罪?),現在罪清了,人卻不知道清醒了沒。多半是有的,至少行事曆沒提醒的話已經完全想不起她的生日了,或許就順勢把這日子給取消,至於所謂的紀念日,也只是恰好與某位共同好友的生日同一天才會記得。日子真的跑得飛快,想來大女兒都上小學了,我卻還在讀這念不完的學位。

算過下半年緊繃的時辰表後,背中的大發條也總算上緊了些,雖然距離全速運轉還頗有一段距離。想找回失落的韌性,曾經不那麼容易被擊倒的,或者這也是老化的一種?

某位還深陷女色的傢伙,耗去大半年也夠久了,再不醒來我就不等你了。

頭髮已經長到會刺進眼睛,補過的牙已開始崩解,北方尚有一堆待辦事項,手頭該做的卻遲未完工,好想要個真正的戰友與假期呀!

主圖在賣的是贖罪券,圖取自 Wiki

燃燒自己,照亮??


不求回報的奉獻能夠換來什麼呢?如果說啥都沒有,會不會令你感到意外呢?總有人以為無私的奉獻因為很偉大所以應該得來更深刻的報酬,但狀況通常是正因為無所求,所以受方也不當回事,最後才來痛罵對方不懂知恩圖報,人家可能還在詫異呢!

送走本風中殘燭的單位裡最後兩位小朋友。總要到近身搏命刀刀見骨時才會發覺他們這段期間所受到的訓練有多麼薄弱,不過該做的做了也就沒所謂,反正上頭看來也不太在乎品質,簽名的又不是我。已經算不清楚自己做過多少這類無用工了,橫豎沒預期會有回饋,所以幫助程度也就求個心安就好,不需要出手的部分也樂得輕鬆。

拼了一整個晚上,難得地半夜才回到寢室,成果大約是「我若在五年內死亡,會多兩個人幫我難過吧?」五年後就不敢保證了。人們總愛哀嘆現實社會的冷漠,卻往往忘卻人與人要能彼此連結是需要長時間溝通與相處,也就是說,有互動的!單想靠自己的腦內妄想小劇場與偶一為之的會心一擊(自我認定)就要對方難以忘懷,未免太一頭熱了。

如往常靜謐的週末,既然周遭已開始萎縮,也到了不得不強逼自己破繭的時候了,暑假,再多衝個幾步。

主圖的煤火取自 Wiki。東西燒完就只剩灰了,頂多再給你幾顆舍利子罷了。

這下又想跑了


持續努力卻始終沒有收穫,真的會將一個人的熱情磨耗殆盡。

颱風來襲的週末,這棟建築比平日更加人煙稀少,雖然工時不見得與成就呈正比,但來此之前還真沒見過五點準時下班週末不必上工的實驗室。縱使我坐在位置上也未必在認真工作,終究還是比拋下一切到處去爽的人要好多了。

頒獎時聽到名單除了些微詫異腦海只餘一片空白,看著得獎者接受英雄式的歡呼,沒有羨慕也不存在嫉妒,只有憑甚麼!不過轉念一想,有這結果不也不意外嗎?若一開頭就毫不掩飾地對不同領域的成果嗤之以鼻,過程的努力與精打細算全被當作無用工,又要怎麼期待能得到公正的判斷呢?文人相輕自古皆然。

雖說相較於旁人,我已經算是很不在乎他人看法到近乎我行我素的地步,但長期不受肯定未來又茫然無措的情況下,還是有些許崩潰的前兆。事隔半月也就低潮了半月,研究生涯數年來該爽的沒爽到,被抱怨的缺點卻幾乎完全概括承受了。

還是要儘快脫離此處,縱使外頭亦是狂風驟雨(前不久才聽說連下個階段都有四年條款了,偉哉政府),但面對未知的挑戰總勝過深陷已知的牢籠。

主圖來自『淘氣的尼古拉』(Le petit Nicolas),雖然也有其他翻譯不過我還是習慣從前讀過的水牛出版社的版本。當年看著他們一夥人一事無成卻又熱鬧非凡的日常大計畫,心裡不是沒有不少欽羨的,卻只能在補習班狹小座位裡放空遙想而已。圖片取自維基

Highland Park 12 years—北方島嶼上的高原騎士


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飲酒過量,害人害己。 未成年請勿飲酒。

為了回憶而再次入手的品項,當然是新版扁瓶的。頗受好評的酒款,平衡是最大的特色,值得作為威士忌入門初嚐選擇。

淡琥珀色的酒體,帶有石南氣息的泥煤味,顯然與艾雷島遠親的海鹽風味不同,一般接受度應該也比較高。我也懷疑過所謂的石南花香到底該是怎樣?後來發現,水割一下花香就湧出來,但於此同時口感也就差多了,我還是不適合那種纖細的喝法,頂多喝完原杯子拿去裝點水就是了。

圖片取自官網

Back to Home Back to Top 牧神獨語. Theme ligneous by pure-essence.net. Bloggerized by Chica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