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雪


一整年裡少數校園大淨空的日子,心情自是愉悅,縱使偶爾滴雨還是能開心出門,可能延續了前幾天意識到自己還有努力標的的緣故。雖這樣說,新舊年交替之時卻沒有想要活動的慾望,窩在往常的空間內既不用功也不頹廢;這一年來終究還是沒什麼變化啊!

不知何時發覺自己竟有贖罪的意圖,六年又十個月的罪。總還忍不住想自我調侃,對方都不在乎了又要背負著這些作啥?就這麼拮抗著轉眼間時限也翩然而至,只是,過了這關又何如?是要轉型成社交寵兒或網路小甜甜嗎?(無理)

說一成不變其實也不盡然,還是開始出腳一步步緩慢卻穩定的踏著,或許趕不上最後一班船,港口仍在便是。

年齡漸增,看到某些劇情仍會熱淚盈眶,不過在面對現實世界時卻越來越冷血,喪失感受性似乎是很自然又讓人哀傷的老化徵兆,那個蹲在地上觀察螞蟻一看大半天的孩子只留在老人家的遙想當年了。

不走上這條路的話會有什麼不同?但不走這條路我還是我嗎?

想太多的人難以理解想不夠的人為何總看不清,反之亦然。連臨睡恍惚之際或夢中都還在和現實與夢想拔河,幾次撕扯開來卻連停駐嘆息的空間都沒有,梳洗完畢又是一天之始,有更多等著要思考的。

我到底是太心急或裹足不前的人呢?辨別這個不太重要吧!

主圖取自 wallpaperswiki。外頭剛開始冷但引頸企盼著前方的融雪。

有希的聖誕節


宛如儀式一般,平安夜裡我又點開了『長門有希的主場』(或者你要堅持是『涼宮春日的消失』也行);嚴格說來明明只是一部單純的戀愛動畫,當然製作團隊優秀的表現不在話下,但若要挑個前十名動畫作品,這部沒什麼真正石破天驚的創舉或爆點,多半會被甩到很後頭的位置。

硬要說的話,大概是情節的共鳴吧。跟某些我自身的經歷有關,也跟這時節總是寒風徹骨的天氣有關。類似的像『秒速五公分』也有不少支持者,但我畢竟不是那種受歡迎的角色,生涯裡存在感稀薄要比耀眼的時刻多得多,感同身受恐怕要少些。所以,長門有些什麼不一樣的東西在,我說不清楚,也不太可能清楚。

寂寞、堅持、守護、混亂、心痛、妒忌、調和,與更龐大地壓山倒樹排海而來的更多寂寞,長門在劇中擁有的僅是無盡的等待和落空的期盼。這不是這世代的人們一直身處的景況嗎?明明連結著世界各處身旁卻空無一物、一群人思想同步著同時又彼此猜忌、知道一切之必然但無力阻止、因為開始懂得夢想,而選擇權卻常常不在自己手上。於是我們痛哭流涕,我們只能無聲吶喊。周遭仍平靜無波。

前天是入冬以來這亞熱帶海島第一回真正的冬天,昨個卻撥雲見日暖和起來,雖然還有些寒意不過暫且鑽不進毛茸茸的冬衣。大抵是年底經費過多得消耗完畢的緣故,聖誕前夕接連兩場所內活動,卻都無意參與,一方面沒啥談得來的朋友在,一方面沒這心情。倒也不是刻意想營造悲劇氣氛之類的,只是在那種滿是人氣的空間中總有種窒息感。

考慮這篇該配什麼圖而耗去不少時間,總是盯著每個場景自問:「這時的長門在想著什麼?」太過精明與太過嶄露頭角哪個要更不幸呢?或者合起來會最慘?如果聰慧是無法改變的既定事實,那麼撥土把自己埋起來會好些嗎?

電影散場後已太晚,不適合來一杯,便直接睡了。

瘋言瘋語


前幾天陪同袍瞎扯時被說了一句「你怎麼會是S」,心頭一緊,難道我表S實M的秘密被發現了?!好在只是一場虛驚,局外者的歪打正著罷了。每個人每天都有二十四小時,明明時間是很公正的,為何有些人所接觸理解的範圍狹隘地令人驚異呢?

雖然被警告不許一天只吃兩餐,但還是依然故我地如此過了一個學期,還想維持長跑習慣是無理了,不過倒也沒出啥大毛病頂多是更沒胸部,現代人只有攝取太多營養的問題罷了。這樣算是叛逆期延長嗎?我也不曉得,不過弟弟怎麼惡搞自己卻都不被在意,平心而論我是有些看不下去的。

眼前擺著麻煩至極卻又非做不可的工作時你會怎麼處理呢?寧願無聊到躺在床上滾來滾去也不願伸手、能拖多久算多久,總之目前我就是這個狀態。請不要因著好意而指點我,不必告誡我勿忘初衷之類的金玉涼言,把床壓平後總是得接著上路的。

某大教授幾乎已經完全處於退休心境了,閒著無聊三不五時就晃過來討罵挨,我也不好讓他失望而返。感覺好像某種奇特的寄生關係。

最近沈重的東西多了點,偶爾得發篇廢文平衡一下。主圖是『愛麗絲夢遊奇境』裡帽匠與三月兔正在把睡鼠塞進茶杯的一幕(我以前是不是用過這張圖呀?),圖取自 Wiki


沒有什麼年底的實感。

這幾天氣候陡變,南部的驕陽灼得像窯烤,長袖衣物幾乎要穿不住,把最後一絲冬季氣息燃燒殆盡。嗯,沒什麼用,還是有人堅持全球暖化是個騙局。昨個日落後盯著紫色橘色漸層的夜空中纖細卻存在感十足的新月,沒引起什麼愁緒或欣喜,迷惘卻逐漸清晰了起來。

實驗持續著然而進展緩慢且沒有任何壓力或者被推一把的感覺,一切跟去年和前年和大前年雷同,這終究是個沒有變化的一年。成長自然是有,人每日一過不就又死了一天嗎?至少肚子上的脂肪也來來去去個幾回,但只有這些可提也著實太寒傖了些。

整整四個多月沒見過老闆,戶頭上次正式進帳也是十個月前的事了,要怎麼叫人還維持著鬥志與希望?這回碰面(如果沒又改期的話)大抵也是無盡的抱歉,可是被磨去的那些怕怎樣也回不來了。

例行上街補貨時,努力想吸收點周遭的節慶空氣,回到家卻只覺得格外空虛。過節氣氛光靠血拼與商人行銷果然還是不行呀!尤其搭上那些偽裝的折扣,過個幾天再看到帳單時。

我還是繼續趴著好了(倒)。附上曬太陽趴睡的海鬣蜥示意圖(Wiki)。

無聲潛航


檯面上諸多風雨,我卻靜止不言,不是因為冷血或無話可說,只是,憑著當下的激情與滑鼠點按,真的成就不了什麼,也釐清不了什麼。無論站在哪邊要講些漂亮話都是再容易不過的事,就像那些飄在空中的擾人棉絮一般。事過境遷,真正會留下的其實是腦海裡不斷旋轉攪拌的那團混沌,或許讓你更接近完人一些。

因為一無所有,所以我選擇暫不表白,反正現在說了也沒人在意,幾千幾萬分之一不足為提的力道,頂多成了爛媒體用來哄騙社會大眾以成就自我偏見的數據。我仍繼續逞能,只為了追尋一個點,讓我的聲音得以傳到更遠的角落,期盼到了彼時,也許更能搞懂自己想說的究竟是什麼。當然這也並非毫無風險,可能到時候我說的話已經沒人能聽得懂了。

時代看來風起雲湧,然而回首過往,每個十年的跨越不都如此?每個世代的人不都曾迷惘過?或許相較之下今日輪子轉快了點,但終究沒有給人停下腳步喘息的空間。絕大多數的人類所能讀懂且願意讀的,僅有短短三兩年罷了,近來恐怕更慘,變成以「季」做為分野,再長就興趣缺缺了。人們不再在乎十年二十年後的風景,悲哀的是即使算上二十年,也不及人生長度的一半,一切苦果終究得自行承擔。Homo sapiens,這 sapiens 取得實在不那麼精確。

今年的最後一個月了,這樣,算是一種成熟嗎?別說了,鏡子快壞了。

圖片取自,帆船上的纜繩。

交心


某學姊來訪,將近十年未見,期間各自的旅程風雨飄搖荊棘滿佈難以一言道盡,也沒有時間讓彼此都講完故事,但因著幾幕的既視重疊,仍足以串連起那些未接續的部分。

算是我近年來最坦白的一次了,像倒垃圾一般一股腦把這十年來的一切全濃縮吐出來,以往通常是由我擔任垃圾桶的角色,橫跨數個領域的小團體生活也難以對單一個人說清楚來龍去脈。信任真是種特殊的關係,原以為很難再有機會做這種事了,尤其彼此的親友圈愈有重複包袱愈多更是如此。

所以,還是有不少人能堅持著自己的一貫卓爾獨行,我又有什麼好怨歎的呢?人們總覺得自己是孤獨的,卻常常只是不願意停下腳步張望一下四周,掩耳遮目來營造自身的悲情罷了;其實人總被其他人所環繞著,伸手與否端視個人抉擇。

這幾天把『新世紀福音戰士』補完了,從電視動畫到新劇場版,不論各版本劇情改動與各種替代衍生物的紛爭,個人覺得這整個系列當中是有成長軌跡的,劇中角色、製作團隊與觀眾們同時。這話題太熱門且幾個山頭互不相讓,基於尊重各自解讀的原則,還是就此打住吧!人總是得長大,忘了在哪寫過「可不可以不要長大」這種話,現在了解那是不可能也不應該的,人不能永遠泡在羊水裡頭不是嗎?

剩下的是時間問題了。

圖為有名的河馬與陸龜好朋友,照片取自 Wiki

夜行馬戲團—艾琳.莫根斯坦


我不太確定該怎麼形容『夜行馬戲團』(The Night Circus)的讀後感,我在看到一半的時候寫下一整篇的讚美,為了怕忘記還標注了一些特別討人喜愛的細節(後來實在太多而放棄),看完後卻只得全部打掉重寫。整體來說,這是一本很吃電波的小說,但若不帶任何成見去讀(也就是別管那些披天蓋地的廣告詞彙),能嚐到一點點新鮮的創新氣息,或許值得在整個小說歷史上含蓄地記上一筆。

首先,作者艾琳.莫根斯坦(Erin Morgenstern)仍如此年輕而這石破天驚竟是她的處女作!幸運的是一些尤其在後期顯現的疲勞與俗套可能在未來的作品裡消去,不幸的是目前看來這本書恐怕已經獲得太大的成功;尤其知道這本書即將改拍為電影。請原諒我對電影這受大多數人擁戴的媒材的歧視,畢竟兩三個小時要講清楚一個故事是不夠的,光影效果與演員特質又拉走了理應放下想像力的空間,於是留下的餘韻往往與一場自慰差堪比擬(再次深感抱歉)。很顯然地基於成本與商業的考量,成品與原作將會有雲泥之別(我已經可以想像那些惱人的電腦特效),但對一個創作者而言要想繼續存活卻又沒有更好的禮物了,由衷期盼作者未來的作品不會因此而受到影響。

我承認我對美國作家有偏見(話說你偏見還真不少!),相較於歐洲幾個傳統小說強國,美國就是比較浮誇,或者、請原諒我的粗鄙……沒文化一些。呃,當然,Allen Poe 很棒,我也很喜歡 Raymond Chandler 和 Lawrence Block,但說到奇幻小說(fantasy)這個分支,果然還是歐洲的擅場。但在『夜行馬戲團』出現後,如此偏見已經可以揚棄了;雖然我承認它也因此而被我略過一次。

這是一部扎扎實實的原創奇幻大作,有魔法,但不是從前的那些定義,設定不再只是一本厚厚的設定集,而是自然而然纏繞糾結在字裡行間內,所有的角色特性、背景、物品皆各安其所。莫根斯坦是個人特色鮮明的敘事者,例如書中魔法的來源不再是名字,名字這東西遠不及人們以為的那麼重要,這種等級的不同流俗在書裡俯拾即是。而隨著歲月流逝,雖然角色群們外表沒有變老,但這橫跨數十年的時空仍舊留下深可見骨的刻痕,活了千年歲數的鬼魂不再詭異地掛著年輕人的天真。看到有人批評愛情進展太快,原來這些年來的帳篷不足以成為情書?

若書介沒提,有多少人可以讀出這本書與愛麗絲的連結?這也是個人感到失望的部分,後段的羅曼史拉走了太多重心,並不是寫得不好,只是沖淡了奇幻的濃度,有種回到塵世的不悅感。艾琳.莫根斯坦的敘事能力是最令人驚嘆的才能,賽莉雅在應徵時顯露的那一手值得反覆回味;留白也是,故事進行間不時有些空白顯然不是無物可代入,只是放給讀者自行補完。

總之,我還是會期待著文字魔法師的下一次施法。

書封圖取自皇冠讀樂網

Back to Home Back to Top 牧神獨語. Theme ligneous by pure-essence.net. Bloggerized by Chica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