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來了龍年


放了個有點過長的年假,手邊的一切待辦全都遺留在原處,撒手便跑回家去,過著吃飽睡睡飽吃顧玩樂免思慮的頹廢生活。有點心驚地,這樣的日子以前可是每天都這麼過。

不敢說很久沒放假,但完全放鬆心情放空腦海地度假倒也有一段時間不曾有了,也虧得這回未先預知的綿長假期。先前總是無事不登三寶殿,沒聚會沒婚喪喜慶便絕不回家,因此每次北返總是來去匆匆,那個家,終究是類似客棧之類的存在。

孩子最需要父母的時候卻不在身邊(而忙著賺錢給他們最好的環境),等他們不再那麼需要父母時,就不會再輕易回頭了。幾天前跟某人一次對當今社會現況的激辯裡,推導出教育這個有點不新鮮的結論,只是那該是家庭教育而非學校教育,檯面上掌權的傢伙在哀嘆往日價值流失的同時,卻從不曾歸咎於自己從前的疏離。

今次唯一一項活動是拜訪某友,主角卻是他的母親;另一種模式的親子相處,每年初朋友聚會的例行藉口,參與的人數卻逐年銳減(說銳減是因為分母本身就不大)。如此聚會還能夠再開個幾回,想想也叫人心生哀戚起來。

回來的前一天,特地出門逛個不需要逛的街,沒有目的沒有消費的,只是在路上亂走,擠在大眾運輸工具裡頭嗅點人味,沾點天龍氣。年,就這麼著過了。(火蠑螈圖取自 Wiki,西方世界裡真正的龍,應該更像這個一點。)

知更鳥的賭注—尤.奈斯博


作為一部極為優秀的類型小說,『知更鳥的賭注』(Rødstrupe)擁有所有足以吸引讀者手不釋卷的一切要素,劇情卻又不流於俗套;因此書本身雖然厚重,事件發生場所又遠在我們毫不熟悉的北國挪威,讀起來卻一點也不覺遲滯。尤.奈斯博(Jo Nesbø)細心的安排下,縱使出場人物眾多、事件接二連三、數個時間線交錯糾葛,然而直到最後豁然開朗均有一氣呵成之感。

書中主角哈利.霍勒(Harry Hole)雖也是個酒鬼硬漢,但與勞倫斯.卜洛克筆下的馬修.史卡德卻是完全不同的類型,哈利通常顯得更為慌亂、更平凡一些。哈利絕對不是什麼神探,當然他仍有著一名好警探必備的直覺與堅持,但他碰壁的時間遠比頓悟的時間多得多,勞力密集無頭蒼蠅式的追索就彷彿真正的查案一般,當然,絕大多數的努力都是徒勞的。在死去好友的答錄機裡頭令人動容的留言、開著一部破車載心儀女性的困窘、與唐氏症妹妹有些笨拙卻又真情流露的交談,無一不讓人忍不住真心喜愛這個大塊頭。

兇手一開始就挑明了,但完全不影響閱讀樂趣,接下來每段都有新的謎團,旋即又在下一段快刀解決,然後又是新的謎團……無窮盡地敘事力鋪張,使本書一直保持著懸疑的氛圍。人格分裂的部份是有些老套沒錯,不過更多方面的心理學討論則是讓人眼睛一亮的;到底是誰有病?

我喜歡書裡頭那些關於知更鳥的瑣事,無論是那百分之十的賭命過冬份子、或是那染上胸口的鮮血。這類細節使得『知更鳥的賭注』並沒有刻板印象裡北歐作品的陰鬱沈滯,而是踏著輕快的腳步越過章節,少了一股壓抑,卻似乎有著一絲好萊塢式的華麗(好的方面)。

雖然歸屬類型小說,但更近似主流文學的,有關二戰的敏感議題,誰是正義誰是愛國,這部作品並沒有狡捷地閃過這些難題。歷史的反省、體制的批判與現狀的省思,更為恢宏的角度也讓這部作品的格局不侷限於單純的「殺人者必須死」。當年二戰挪威軍內主軸的五人,每位年輕士兵都有不同的立場不同的目的不同的信仰,但到最後都成了國家叛徒,只因一開始就選錯邊了。

最終有點嘎然而止的意味,仍有懸案未決,不過這是三本系列作之首,也沒辦法,只能留待後續的『復仇女神的懲罰』(Sorgenfri)、『魔鬼的法則』(Marekors)再解決了。不過礙於最近閱讀量不若以往,接下來兩本恐怕短期內不會去看了,但依這個步調下去的話,相信都會是值得一看的作品。

最後還是要罵一下,現在這些出版社搞行銷的不知道腦袋在想什麼,這是一本氣氛懸疑的犯罪小說,雖然不若偵探小說一般要求不能爆雷,但大剌剌地在書背直接寫出「兇手最後行刺的目標,竟然是……」這種一直到書末才出現的緊張情節,真的覺得會有讀者因此而開心嗎?

書封圖取自誠品網路書店

星空俯瞰綠寶石


剛從沈睡中的綠島歸來,雖不免因舟車勞頓而略感疲憊,然而那種遠離塵囂的萬籟俱寂,還是不斷地在我耳畔絮叨著冬日綠島的另一面。

夏天的綠島總是嘈雜的、熱鬧的、摩肩擦踵的、五光十色的,即使在夜裡,那種毫不留情的熱氣依然蒸騰著使人靜不下心來。當然這些也是綠島的魅力之一,不過這回一頭莽撞衝入淡季裡的火燒島,已不見昔日火苗,街上來來去去的就是那幾張臉孔,名產店早早就拉下鐵門,有的甚至早已歇業,白天雖仍有一絲熱氣,夜裡撲面而來的冷風卻吹得有些寒意。

這回、當然,是去工作的,雖說如此其實工時並不長,潮間帶淒冷的海水與寒風催促著儘速完工返回溫暖的被窩。總也是親身見著了自己將來的實驗場,東北風吹拂並未抹去所有的生機,但相信夏季時又會是另一番繁忙景緻。

昨夜裡氣溫雖低,空中卻很夠意思地沒有一片雲,晚餐後返回民宿,在車上抬頭低吟,只覺那段路縮短了許多,冬夜熱鬧的星空閃爍,大概也有十幾年未曾得見了。是夜,熄燈後周遭的寂靜吞噬一切,這座島彷彿也跟著我進入夢鄉,還帶著沈重穩定的呼吸聲,一起、一伏、一起、一伏。

圖片取自東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應攝於綠島朝日溫泉區。

一成不變的日子


所以地球一如往常地運轉,這是當然的囉!期待有什麼撼動天地的改變原本就是很可笑且自以為是的,況且檯面上、舞台下的一干人等也都始終如一不是嗎?

安於現狀其實是最可怕的慢性自殺,說著說著我的第四年也過了一半,希望明天踏出的第一步可以讓自己不至於成為網上嘴砲一流。外頭仍在沸沸湯湯,卻已不再對他人的意見有所反應,畢竟相關資訊裡頭殘存的養分含量實在太少,令人不忍卒睹。

一方得以安心入睡,一方在高奏哀歌並持續鼓舞人心,跟上回一樣;另外也一樣地,沒多少人在乎其他微小的呢喃絮語,這才是最令我感到哀傷的。二元論仍大行其道的同時,除了鬥爭與拮抗外,還能期待大局有所醒悟或改變嗎?

それでも町は廻っている。預祝今後的旅程雖不能一帆風順,但得以波濤不驚,我在海上漂搖時會記得提醒自己。

圖片為昨日 Google 的臺灣大選日圖,難得臺灣在 Google 首頁上有戲,放上來紀念一下。

冬眠間的器材整備


這幾天作息似乎調整不回來,一直都是睡到中午才兩餐混作一餐吞,晚上雖也早早就寢(以自己的標準),但總在床上翻來覆去一兩個鐘頭才能真正睡著。或許跟天氣有些關連,這種溫度僅靠一床棉被似乎不太夠,也有可能睡前接觸的聲光特效太多了,不過目前的狀態大概不允許我有睡前抱著熱牛奶配一本輕鬆讀物的奢侈。

當自己在無所事事數饅頭的同時,其他人在忙些什麼呢?朋友正被年度進度報告所追殺,三不五時會傳來訊息抱怨,養小孩的、年底趕工的、找工作的……總覺得只有自己不成材大概不是錯覺吧?雖也可以全都歸咎於環境所致,然過去曾自以為的出淤泥而不染,彷彿已經被歲月的齒輪所磨耗殆盡了。

預定的出差日期看來天氣不算太好,卻沒有太多嘆息,還得靠著同伴的劍及履及才把行程搞定,是因為已經習慣了一事無成,或者其實自己根本沒有期待與動力?並非只有自己才是放羊吃草自力更生的運勢哪!鼓起幹勁把裝備收拾了,卻還不知道到時候出現在眼前的會是什麼,總之紙上談兵也夠久了,出門弄髒手是件好事。

其實還有很多資料等著需要看、有新計畫需要寫、有新方向需要思考,並不是那麼地閒散,現在就開始擔心破繭而出的會是寄生蜂,大概嫌早了點。

主圖是某種避債蛾的睡袋,圖取自 Wiki

「哏」與「梗」


鑑於本人不是什麼語源學或文字歷史學者,這篇純粹煮茶聊天,屁屁自己的偏見罷了。

「哏」字原先有滑稽有趣的意思,而後成為相聲用語做為笑點;從這個角度來看,目前常用的「梗」似乎是誤用了。然相較於「哏」於今幾乎僅做相聲術語,「梗」字本身就是有尋常意義的,況且以花果之梗做言談裡的伏筆笑料解,未必說不過去;此外後者雖然算是積非成是,但當今社會運用此字的時機狀況,其意義已經與哏的原意不完全相同了。「梗」不太常做笑點解,反而指一段話或事件裡有意義的小細節,而這些枝微末節的小細節,若不被提及一般人根本不會注意到,所以成為特定族群裡的隱語、暗號,此是為「梗」。是故個人認為在日常生活裡,「梗」比起「哏」更有梗些,也就是說除了相聲裡頭必然是要用哏,一般用法裡還是梗更貼切些。

然而,在一些討論裡還是可以看到非常強勢要求別人必須改用哏的「意見」(本篇文章即因此而起)。請想想那些積非成是而成為正式用語的例子,無論古今中外所在多有(參考一下「莫名其妙」的原意與當今用法),當一個用語已在社會大眾裡生根後,又何需因自己高級知識份子的堅持而指責笑話甚至貶損他人呢?

主圖,沒什麼,就是一堆梗(圖取自ウィキ)。

通篇胡說八道,望請各方大德海涵。

不爽投票者的怒吼

難得政治文,不喜勿入。

最近對於新聞媒體非常非常感冒,已經到了在早餐店寧願兩眼發直神遊也不願拿起報紙亂看的程度,因為無論何種報章雜誌,雙眼所及之處幾乎全都是政治相關置入性行銷,所有的資訊都是別有心機的。一些公開論壇亦同,無論什麼都要扯到大選,然後就引起瘋狂討論,嚴重壓縮到其他資訊的分享空間。為什麼臺灣人對政治會如此狂熱呢?

最近還有個似是而非的說法,認為所有人都應該去投票,因為民主政治的義務與責任云云;真是通篇胡扯,而且同樣地別有目的!沒投票的人政府就應該刻意無視,就沒有權利分享民主的果實,這是哪門子的民主政治?這難道不算另一種階級鬥爭嗎?不算是知識份子的高傲嗎?怎麼不看看臺灣人最喜歡拿來稱讚的歐美日等「先進民主國家」,有哪裡投票率比臺灣高?

選舉這種事,不就高興就投給喜歡的人,都看不爽就拒投或廢票這麼簡單嗎?然而當一切都被化約成兩種顏色、當這個場子裡容不下第三種聲音、當肥皂箱上的演說不再有影響力,因不想沾染上污濁而選擇迴避的人,卻被打成兩色都不如的邊緣份子,不知為何總讓我想起寒冬夜裡被潑水的那群遊民們。那些拿著民主大纛義正詞嚴的人呀!你們所做得正是在苦寒中朝著我們潑水的事情唷!

一切的一切,其實都是藍綠惡鬥罷了!其他什麼冠冕堂皇的理由都是假的。倒數計時了,卑微地期盼著儘快選完儘快恢復「常軌」,反正無論誰上了地球還是一樣地轉。

寫到這發現,自己對這類文章還真是頗不拿手,書讀得也不夠多。那麼,就這樣放著吧!

轉向


都年老色衰了才在轉換方向,實在不是件好事,不過似乎也沒有其他選擇了。聽說了其他同期們也在泥沼中奮戰的江湖傳言,自己其實並不顯得特別倒楣或遇人不淑,只是在面對一個又一個抉擇點時往往挑了不那麼平坦的道路罷了。

重新建構整個邏輯思維,有多少人在做研究時跳過了這個步驟呢?哲學博士的哲學又該當何解?遺憾地,我往往得跟每個人解釋為什麼同樣一件事我得花上較他人數倍的時間來完成,這世界已經不流行思考了,而總是先做了再說。的確我是較為退縮的習性,我可以想見孔子看到我必定會大聲疾呼:「聞斯行之!」然到了這把年紀,總會有些堅持不肯妥協,否則又跟鹹魚有什麼分別呢?

得再次吸收一些「未來可能會有用的」資訊,橫豎人的日常生活也不太需要用腦,不趁此時拿出來轉轉只怕裡頭已經礦化了。遙想當年若不是無視師長們訓誡,老愛看些無三小路用的小說,今天寫出來的東西怕也不成樣了;只是每回拿出萬用瑞士刀,卻發現少得是一條普通的繩子或徒有起子沒螺釘時,還是難免有摔書的衝動。

所以,今年的願望會跟去年完全一致嗎?這樣是說我白過了一年?小時候的一年好大,現在的一年似乎沒這麼大了,以後佔得百分比還會越來越少……或許應該把這種壞想法收起來才是。

主圖為年前夜裡返家時偶見的大船出港。

翻開新的一章


雖然對去年的期待仍未落實,但新的一年已經馬不停蹄地直奔而來,原先預期的變化,因著自己與龐大體制的拖沓而並未來臨,周遭的景物一如既往地令人憎惡。很想說揮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但無論如何是做不到那麼灑脫的,只能刻意忽略那已逝的、空等的一年。

一年的最終能與一干好友們度過是最大的幸福,雖然每個人的進度都不同了,用得卻還是相同的語言,絲毫不必準備就可以高聲談笑,時間的流逝渾然無所覺。小型會後會似乎也成了一種習慣,只因該講的話永遠講不完,只因明白眾人相聚是多麼難的一件事。所以,這幾年下來,至少我學會了珍惜?

因為過去的一個小錯誤,前幾天還來了一場莫名其妙的小小旅程。搭著曾習以為常如今卻滄海桑田的交通路線,踏上一個曾以為可以展開新生活卻讓我再也不願回憶起的哀傷土地;公車的遲滯讓我撐著傘在雨中佇立良久,吸著那股熟悉的潮濕污濁空氣,雖沒想著什麼,卻又好像什麼都想了一遍。

我想、我還能繼續走下去;我想、我還可以感謝那些種種而不墮入自憐自艾的愁緒;我想、對於未來雖不總是樂觀,但我還得以保有自我而不隨波逐流。這樣的我,將懷著數不盡的意念,開啟下一章。

圖片為 Google 今年的新年塗鴉,期許自己 2012 也能如同這些活躍的字母一般勤奮。

Back to Home Back to Top 牧神獨語. Theme ligneous by pure-essence.net. Bloggerized by Chica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