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常



今天接到一個以前同事的訊息,她大腸癌末期,還轉移到肝臟了,目前正在做化療。其實上個禮拜就已經從另外的同事那聽到這個噩耗,雖然裝作初次聽聞,不過對於該以什麼樣的表情來面對仍很猶豫。給她一些建議之後,覺得自己理性到近乎無情的地步,雖然也可能是因為即時傳訊軟體的關係,但若是真的面對面溝通,我大概會更不知所措;這樣看來,網路對談對我來說反而是種保護屏障。究竟,一個人沈痛的時候該做何表現呢?是要呼天搶地、追著問有什麼需要幫助、還是索性當場傻住不做反應?我真的不會。

自從中學階段接連面對祖母、三叔、外公、外婆的過世,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不必面對親友的永恆別離。但隨著身邊一切人事物漸漸增長年歲,除了大多朋友都找到幸福的歸宿外,也必須開始正視一些不幸。年前才在無意間闖入研究所時代學姐的部落格時,赫然發現她已經得了乳癌並開始一連串化療流程,這幾天又遇上前同事的事;想起和她們見得最後一面,不都還是生龍活虎想大展身手抑或踏入平凡的幸福嗎?

一直都知道自己家族的癌症病史長得嚇人,甚至自小就知道別人的人生六十才開始,我們家裡大約六十就要結束了(這樣算來我已走了一半哪)。然而當自己的父母即將踏過那個界線,當身邊同年齡層原本健康的朋友開始病倒,帶來的不是恐懼,而是一種茫然無力感;面對死神我們本來就什麼都做不了,只能等著那把鐮刀不知何時開始或快或慢地向你落下。

前同事就是曾經讓我對 Lynn 的感情產生變化的那位,其實她也是個很現實的女孩,雖然未曾想過要認真地與我交往,但那段時間卻也讓我做了很久的好人;當然,這也只能怪我自己當初鬼遮眼。不過不管如何她總是找到歸宿並且才剛生了個可愛的小女娃,這樣的命運實在是太過沈重,對一個甫為人母的女子而言。時光仍是繼續流逝著,我也只能在此輕聲地替她祈求。

圖片來自這裡,北極的日出與弦月,很美,卻也無常。

久違了的小小休假



這個週末回家休息了幾天,為了高鐵的打折票特地週四就北上了,週五下午和未曾謀面的保險顧問碰頭聊天,晚上和以前的同事聚餐;除此之外,就完全都賴在家中吃好的睡好的,閒暇時間就看動畫打發。連續放空幾天雖然有點擔心接下來的進度,不過卻也換回精神飽滿的自己。

週五講的話大概是我一整個月的份量還有餘,應該說,已經很久很久沒有這樣和人聊天了。想來不同的年齡層之間終究是有些隔閡的,現在在學校裡若不是老師便是七年級之後的學弟妹,我對時事和流行又興趣缺缺,大多數人對科學也興趣缺缺,我其他的娛樂又太宅了,於是根本沒有共通話題。和同年齡的在一起,雖然大家幾乎都成家立業了,不過談談買房子養家之類的話題,其實也還跟得上;而且人一旦過了一個年紀,就很愛開始回想過去種種,這些也是在平常身旁的小朋友上看不到的。

我想,也許我不是真的不愛說話,只是找不到談得來的朋友罷了。除了與保險業務談了一些未來可能的投資改變(現在真的太窮)及生涯規劃,和剛從捷克渡蜜月回來的同事們邊看照片邊喝杯特產溫泉酒,也和弟弟聊了一些動畫及遊戲的話題(手足之間平常其實也少有聯繫);有種自己終究還是和人類生活在一起的奇特感受。不過,又要是新的一週了。

圖片來自 PHD Comics,內有大量關於研究生生活的漫畫,值得浪費一些光陰。

告白 - 湊佳苗



本書是湊佳苗的出道作品,已讓她奪得 2009 年本屋大賞第一名,算是在日本大眾小說中難得的成就。

這本書很難寫介紹,因為不爆雷就什麼都不能講,但是情節被說出其實對於閱讀此書有頗大的影響。不少評論對『告白』一書用惡意蔓延的衝擊性等等之類的形容詞來描述,不過對於長期閱讀腥羶不忌的人來說,此書的情節發展還不至於完全沒有蛛絲馬跡可尋。它最大的特色,便是每章都以角色的「告白」文體作為主軸,而無論受害者親人、旁觀者、嫌犯親人、嫌犯,其實並沒有完全令人信服的人;這不也跟現實生活相同,沒有所謂的白與黑,一切都是帶著一種不同程度的灰色調。

書中探討了不少現代日本社會裡的種種問題,包括師生親子關係、同儕壓力、校園犯罪的法律問題、因材施教以及尼特族的相關議題等等。其實種種問題的產生,不都肇因於人性的自私嗎?書中的每個人都因著自己所受的生長環境與經驗的影響,對周遭發生的一切以自己的私心來判斷與行動,而省略了最重要的人際溝通部份。『告白』對於角色的心理刻劃十分細膩,尤其是行動的動機部份很值得激賞,對於那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氣氛營造也頗具手法,整本書情節流暢,讀起來雖然感覺不舒服,但又有種行雲流水的緊湊感,奪得大獎可謂實至名歸。

連續讀了兩位日本作家的處女作,一直以來對小說很偏食的我來說是很難得的體驗;不過卻也因此私心覺得日本文學相較於小說發源的原鄉歐洲而言,仍然是少了那麼一點火候。總認為以純文學的角度來看,亞洲國家除了印度以外,大多數的作家仍然限於歐美文學的窠臼,若不能自創出獨特的寫作風格,光憑模仿或追隨是難以迄及已經發展數百年的小說重鎮們。當然,這些只是我個人口味怪異的明證而已,不必太過計較,這兩部作品都還是很值得一讀的。

圖片來自博客來

DOROTHY - 鬼束ちひろ



鬼束的唱腔跟重新出發之前相比的確有顯著的改變,比較沒有那麼高亢厚實,多了流動縹緲的感覺,但我覺得這也是她更成熟的明證,少了些嘶吼,多了些滄桑。相較於『LAS VEGAS』而言,現在聲音又更有力度,來到了一個新的領域。

『DOROTHY』裡呈現鬼束千尋更多面向的作品,無論轉型成功或失敗,對於一個想長期維持下去的歌手來說,改變都是絕對必要的。其實我自己私心覺得,過去的鬼束風格而言,『This Armor』已經是無法逾越的存在;因之後來的改變,或許一時令人徬徨,或許一時感覺陌生,但這都是成長不可避免的軌跡,這些是蛻變的代價。從這張專輯裡,我看到了鬼束的企圖心與更加遼闊的世界觀,也因為如此,我更相信她會陪我們繼續走下去。

1. A WHITE WHALE IN MY QUIET DREAM
很喜歡這曲的感覺,鼓聲與鬼束空靈的歌聲十分調和,作為旅程的起始適得其所。

2. 陽炎
很日本風的一首歌,也是本張專輯裡我最喜歡的一首。你就如同海市蜃樓一般虛無的存在,即使對你有著無限的思念和回憶,但如果沒有你,我僅剩下眼淚與離別。雖然哀傷逾恆,但又帶著無奈承受一切的自覺。

3. X
這首歌必需要配合 PV 才真正有感覺,鬼束舞動身體展現的生命力及莫名的歇斯底里,都令人震撼。

4. ストーリーテラー
Storyteller,訴說故事的人,帶著輕快不羈,有種旁觀者脫離塵世目空一切的感覺。

5. STEAL THIS HEART
似乎不少人對這首沒有好感,我承認初看 PV 有嚇到我,不過後來卻越來越喜歡這種彷彿偶然脫序的轉型。其實我覺得如果讓鬼束自由做自己想做的音樂,像這樣非主流的走向應該會更頻繁地出現才是;做了太久的乖寶寶,憂鬱太長的一段時間,難道不會想爬起來嘶吼一下嗎?

6. I Pass By
一直沒有很喜歡這首歌,我對鬼束的搖滾也是很激賞的,不過這裡可能歌詞太多太雜,有趕著把歌詞唸完的感覺,於是其他部份似乎就相對弱掉了。

7. 帰り路をなくして
應該是這張專輯中最有傳統鬼束風味的歌曲。夾帶著深切的哀愁,越到後段越強烈,最後完全陷落至谷底,已無路可歸。後段的高音吟唱十分滄桑,「血の涙は溢れる」,自己的眼淚也無聲落下。

8. Losing a distance
有點虛無縹緲又帶著淡淡哀愁的一首,很喜歡這種曲風。只想待在你身邊,沒有距離地,對我這個嘗過遠距離的人而言,帶有無疑的殺傷力。

9. ラストメロディー
Last Melody,也是個傷心的故事,關於失去與漸行漸遠的,最後無歌詞的吟唱部份令人陷入回憶。

10. 蛍
也是帶有和風的曲子,編曲也很能引入那種幽怨的感覺。隨著螢火蟲忽遠忽近地飛舞,這一瞬間即是永恆;你曾這樣說過的,可惜,卻沒能做到。之前一段時間的愛歌。

11. VENUS
非常非常非常非常正向的歌詞,特地把我所收藏的每一首歌翻出來檢視了一次,應該是絕無僅有。不過,真的很高興,因為鬼束彷彿藉由這首歌向我們宣告即使路上仍荊棘遍佈,她也不會消失了。我深切地希望,也這麼相信,這是真的。

11/28 更新:昨天終於拿到飄洋過海的日版;這次的專輯設計很符合桃樂斯的童話風格,一直以來這類走向都很能吸引我的目光,雖然愛麗絲可能更好,不過終究是個被過度玩弄的梗,這樣想想桃樂斯也是不錯的。希望已經延遲的 DVD 能早點決定重新出輯的日子。

鴨川荷爾摩 - 萬城目學


『鴨川荷爾摩』(鴨川ホルモー)是萬城目學的初聲試啼之作,一出場便奪得不少新人賞,其後的『鹿男』、『荷爾摩六景』等也都佳評如潮,並被認為遲早會拿到直木賞。

從本書內容和一些名家簡介來看,目前似乎萬城目學的風格便是揉合日本傳說(包括陰陽五行、神鬼軼事與其他稗官野史)、傳統儀式與現代校園生活,而創作出在真實城市風景下發生的故事。以如此背景創作出的劇本,其實在日本動漫界裡並不算少見;然而萬城目將整個荷爾摩的設定、規則、儀式、競技等等描繪得栩栩如生彷彿真有其事,的確算是少見的傑作。

然而在整個故事中,我認為最成功卻可能也是最失敗的一點,便是「單純」。我自己雖然從來沒有參加過社團,不過對於校園生活裡相對於社會大染缸中的單純,還是十分嚮往的,而萬城目學在書中很成功的描寫出這點,包括主角們的感情在內。看著鼻子就能臉紅,並墮入自己無垠的想像空間中,對已受到污染的人來說可能很難再回想那種情形吧!安倍搞清楚早良的所作所為時,更讓我產生不少既視感。然而如此一來所產生的雙面刃,以類型小說而言,便是不夠曲折;許多的劇情都可以很簡單的猜出來,對於想輕鬆看戲的人來說這未嘗不是優點,但若以文學獎作為目標,一個可能將寫作做為一生事業的年輕作家來說,這樣的作品感覺又太淺了。

當然,由創新的角度來看,這絕對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作品。雖說將傳說與現代做結合在廣義文學領域裡並不少見,不過得從一堆舊梗中找出新點子仍是非常困難的。操作式神作戰的傳說流傳已久,京都的陰陽學地理也是對日本文化稍有了解的人應該知道的,然而要完美連結這些,並加入千年古都的傳統儀式與當地四所大學和神社等特色,又是另外的境界了。看了別人的部落格利用 Google Map 所繪出的京都地圖,標示出『鴨川荷爾摩』中參與競賽的四所大學與相關神社位置,更可以看出萬城目的細心及靈感過人之處。

此書雖然情節簡單,人物互動對話也不算深刻(不過對內心描寫的部份則相當傑出),但作為一部成功的休閒讀物,則絕對是實至名歸且引人入勝的。茂呂美耶在書前的簡介也提供對日本傳說文化不熟悉的讀者優秀的入門知識。圖片來自博客來,期待萬城目能有更具突破性野心的作品。

學界的聖杯追逐與我的第一個孩子



今天收到以前老闆寄來的 paper 抽印本,這算是我的第一個孩子吧!花了很多很多的時間與精神,還有其他該浪費的不該浪費的已逝的一切。從開始這個題目到今年八月正式發表,總共八年的時光,當然這其中有不少是我外出遊蕩的日子,不過前前後後更改了那麼多次,最終版本早就與當初論文裡的程度完全不同了。

雖然裡面還是有不少不盡如人意的部份,不過作為早該開啟下個旅程的我而言,記取這初次的缺失,細心安排接下來的實驗計畫,才是當務之急。拿著抽印本在手上翻閱的感覺終究是和網路上抓下 pdf 檔案不同,有種莫名的悸動。

不過回頭想想,未來還有許許多多這類事情要熬。在這個把發表文章當成一切評量標準的學界而言,paper 就好像一個又一個的聖杯,或者說一些人的聖杯是諾貝爾獎,而我們這類凡夫俗子,唯一必須做到的就是定時生產。世界是越來越難混的,因為我們擁有的越多,也將被要求的越多;於是產生了逃避的人們,留下的人們便必須代替他們補足空下的 niches,於是把自己搞得筋疲力竭甚至崩潰後,又產生更多的 niches。

一般來說,我是不會表現出如此悲觀的,即使心裡真心這麼覺得。圖片是 Dante Gabriel Rossetti 的『The Damsel of the Sanct Grael』,來自 Wiki

No news...... is good news?



逛了一些熱門部落格,覺得自己一定很快就會把所有的梗用光,因為基本上我是不看新聞的,甚至是不看電視的,這樣的日子大概已經持續了好幾年了。嚴格算起來,我至少有三年半以上沒有完整看完一個電視節目了;至於報紙雖然有免錢的會翻一下,不過東西吃完就走,頂多也看約莫十分鐘光景。

我一直都是個新聞冷感的人,總覺得如果把每天的新聞分門別類排好,其實今天的新聞和十年前的或十年後的,內含物相差不會太遠,即使世界上各種技術日新月異,人們關心的事情卻永遠都只有那些千篇一律。既然如此,為什麼要看新聞?如果這些事情其實在幾年前就發生過類似的案例,而且可預見的未來裡還免不了會持續發生,那麼我們現在又為什麼要深怕自己少知道什麼似地像塊海綿般瘋狂吸收著這堆垃圾?

或者,人們只是害怕,害怕自己明天上班上課時沒有話題和朋友聊、害怕一些創意(或賺錢的點子)或考題就藏在新聞裡、害怕新聞會宣佈我們其實都只是外星人一時興起的科學實驗產物、害怕別人知道了什麼而我卻不知道。所以,我們真的需要知道這麼多嗎?我們真的打心裡頭關心這個世界發生了什麼事嗎?

焦距放在臺灣,新聞的可讀性又更少了。我現在固定會逛得新聞台是 BBC NEWS,純粹只是希望自己保持一點閱讀能力,然後看得又多是自己感興趣的科學環境方面議題;結果,常常今天看到這則新聞,明天就在某臺灣新聞台找到他的翻譯,翻譯又通常有誤,再隔天一些三流新聞台就會有加料版,不但完全誤解原文,而且會加上大眾(自己?)喜好的一些腥羶引申,然後又會有一些鄉民們的推文成為「網友說…」,重新編輯後又可以冷飯熱炒。一則夠嗜血的新聞,可以按照這種模式炒上一個禮拜。

所以,為什麼要看新聞?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所以我不看了。圖片來自這裡,其實我是在哪都不看,不過也不知道該擺什麼圖片。

補考作戰完畢之靜候佳音

今天終於把資格考該補考的那一科解決了,雖然還要等改完了公佈,不過老師沒特地刁難的話應該沒問題才是。

受到了很多人的幫忙:出題老師雖然在所內名聲不是太好,不過一直覺得他對我印象不錯,他本來要忙到十二月初的,但在我的請求下兩天內出題完畢並讓我考完,出題也很和藹可親;指導教授剛好挑這兩週出國,所以這段時間沒來打攪我 XD;所辦小姐也給了我不少勇氣和幫助。另外,這禮拜我每天都拿出講義從頭到尾讀一次,重要的圖表還隨手畫在廢紙上。唉,如果準備正式資格考的時候有這麼認真,根本就不需要補考呀!

解決了一件小事,那表示該開始整理滿目瘡痍了。該念得書永遠都是那麼多,該準備的報告也該要開始動手,然後之前喊半天要聯絡學長也還沒……。這樣下去我真的有辦法在三十五歲以前獨立嗎?

不知道該放什麼圖。

Moonlight Shadow



『Moonlight Shadow』發表於 1983 年,是從我國中開始聽音樂以來,一直很喜歡的一首歌。姑且不論關於它的一些流言和傳奇,歌曲本身輕快優美的旋律搭配憂傷卻又晦暗不明的歌詞,就已經是一大賣點;Mike Oldfield 的吉他演奏絕對是箇中精華,而在聽過無數歌手演繹過之後,我還是最喜歡原唱 Maggie Reilly 的版本。Reilly 的聲音清亮,但很能融入輕快又隱晦的曲子裡,而當吉他 solo 的時候,卻又恰如其分的隱入後方不攖其鋒。

雖然這首歌被很多人認為在紀念被槍殺的披頭四主唱 John Lennon,但在 1995 年一段對 Oldfield 的訪談裡,問到這首歌是否真的與 John Lennon 有關,他這樣回答:
"Not really... well, perhaps, when I look back on it, maybe it was. I actually arrived in New York that awful evening when he was shot and I was staying at the Virgin Records house in Perry Street, which was just a few blocks down the road from the Dakota Building where it happened, so it probably sank into my subconscious. It was originally inspired by a film I loved - 'Houdini', starring Tony Curtis, which was about attempts to contact Houdini after he'd died, through spiritualism... it was originally a song influenced by that, but a lot of other things must have crept in there without me realising it."

雖然 Oldfield 也說可能有某些東西潛入其中,不過我仍然認為這曲子跟 Lennon 的關係只是偶然的誤會,實際看過歌詞和 PV 就會發現,彼此的牽連其實很薄弱。但無論如何,這都是一首值得反覆聆聽的好歌。

Her Morning Elegance - Oren Lavie


Directed by: Oren Lavie, Yuval & Merav Nathan
Photography: Eyal Landesman
Featuring: Shir Shomron
Album: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Sea/ 2007

其實這支 MV 已經在網路上被轉載討論到極為浮濫,而且嚴格說來這種溫文呢喃式的唱腔原本不是我的喜好,不過一來歌曲本身很好聽,而且我對他描寫那種現代女性孤身在大城市裡奮鬥的情境描寫很感興趣,所以很能了解它為什麼這麼成功。

整個 MV 以 3225 張照片組成 stop motion 動畫,單純以 stop motion 的作品來說,無論是流暢、創意、夢幻、有趣程度,與其他網路上所能找到的影片相比,都足以稱之為傑作。Oren Lavie 這位來自以色列的創作才子包辦詞曲外還身兼合作導演,相信以這樣的才華應該不至於成為 one-hit wonder,雖然至今他的其他作品一直都沒有如此轟動。

值得一提地是片中女主角 Shir Shomron,同樣來自以色列(而且查了一下她還曾經加入過軍隊…);據說 Lavie 原本屬意找個子嬌小的黑髮女演員,不過和 Shomron 碰面後立刻就敲定她了。現在回頭來看這決定很正確,Shomron 也許不能算是第一線的美女,但她的一頭紅髮很搭配曲中明亮有朝氣的景況,夠高挑的身材讓她和 Lavie 在床上翻滾 (!) 的時候配合的天衣無縫。

有這麼忙嗎?



這幾天要找教授約補考時間,結果只是在隔壁房間,隔牆聽著傳來的聲音想找出十分鐘空檔過去打攪一下,卻一直到今天下午好不容易才插入成功(然後老師還一邊在吃漢堡當午餐一邊掉麵包屑)。離上次跟指導老師相約也是過了三個半月(上次會面是七月底!!),從暑假快結束時開始,我用 e-mail 和電話聯絡了好幾次,回應都是正在公務員訓練、處理預算或計畫或是恰巧有客人來訪。所以,大人們的世界真的有那麼忙嗎?

必須承認,我自己的時間是有點寬鬆過頭了。每天懶懶散散地睡到(幾乎)自然醒,一到位置就吃早餐收信逛網站,然後一下就午餐時間了;下午除了聽點英文看點 paper,可能看情形寫報告或讀書,其他時間還是在網路上晃過去;然後盡量每兩天慢跑一次,晚上回宿舍後就更不會做正經事了。這樣的模式下,我平均每天真正認真的時間濃縮下來可能只有一兩個小時,不過就這樣胡來,其實我目前為止雖然沒啥成就,該做的卻也都完成了,倒也還沒被瑣事壓倒。

當然,一旦有實驗開始,就不太可能再是這樣的日子,我也承認自己總是以時間換取空間(心理壓力),寧願晃八個小時,也不要一個小時快速打完收工。不過這樣一路走來,扣掉當尼特族(NEET: Not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的那一年多,我所完成的人生目標其實並不比一般人少或慢。

所以,到底世界上其他人在忙些什麼呢?人們總愛把忙碌掛在嘴邊,每天不都有一堆朋友 msn 總是在忙碌狀態,與人安排時間也得先對照對方厚重的 Schedule,媽媽總是沒辦法回家吃晚飯,爸爸晚上總是捕魚去……。我相信絕對有人就是那麼忙,教授每天得看十幾篇 paper,董事長總有開不完的會,北一女學生每本課本讀過五十次;不過,大多數的人不是這樣的吧?


圖片來自這裡。希望我永遠都這麼閒(當然偶爾忙一下是好的,我現在覺得人生沒有方向呀~)。

想當女生怎麼辦



如果能讓我再選一次,我希望能當女生。雖然明明知道這社會裡男女都有彼此專屬的壓力和困擾,很多情況下女性也是比男性不方便得多;不過,總覺得自己期待成為女性那方要多一些。

身為家族中這一代年紀最大的孩子,從剛聽懂父母間的交談開始,便不斷被耳提面命自己所背負的期待與使命。要永遠(或比較不那麼可怕地……死而後已)作為別人的模範是很恐怖的一件事,因為你已經被剝奪了犯錯的權利。所以雖然我小時候是個過於活潑的小孩,但很快地就學會壓抑自己不要讓光芒太盛,甚至刻意犯點小錯被抓;如果連在外頭都必須戰戰兢兢地當幹部或是模範生,人生未免也太痛苦了。至於哭泣那類原本就不該在男性身上出現的瑕疵,自然早就從情感列表裡被抹煞。

雖然早早被期待要擔當重振家風的責任,不過我的個性一直是比較軟弱的,或是說陰柔。有話絕對不說是必然的,小時候還很愛掉眼淚,嗜好也一直是閱讀蒐集之類,小男生喜歡的汽車和球類運動,一直都無法引起我的興致。到高中男女分班之前,也一直都是和女生比較好,甚至有些女生會主動和我談自己的感情問題;不過在我看清其實別人絕對不會把我當成女生後,我連傾聽女同學聊天的習慣也改掉了。

一路這樣走下來,漸漸發現自己的可悲;我總在需要當機立斷的時候讓女性矜持的那面跑出來攪局,然後需要退縮的時候卻又總是埋頭吶喊地向前衝去。這樣的表現在工作那些日子達到極致,被數個人說過自己很娘,甚至有女同事就直接叫我妹妹了。最近幾年狀況好些,不過還是偶爾有些時候搞不清楚自己該用哪一種個性來面對事情,最近甚至很想看看自己打扮成女生的樣子。

雖然這麼說,不過我骨子裡還是男生吧。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個想成為女性不成又缺乏男子氣概的變態。有時候在看女性作家的作品時,總會有「好希望自己也能這樣去感受人事物、如果我能這樣想的話那時又會怎樣、原來當初某某某是這樣覺得、我也想這樣打扮自己等等」這類的感覺。不過,我應該還是什麼都不會做,頭腦裡那座保守內斂的警鐘又再度響起……

圖片是法國羅浮宮(Musée du Louvre)的 Borghese Hermaphroditus 雕像,Hermaphroditus 是希臘神話裡同時具有兩性性徵的神祇;圖片來自 Wiki

鎮上最美麗的女人 - 查理.布考斯基



布考斯基(Charles Bukowski),美國底層社會的桂冠詩人。他的作品最初是買來下酒用的,『鎮上最美麗的女人』是他的短篇小說集,這樣的長度讓他揮灑出一個個打砲、酗酒、賭馬的小故事。當然不是說他的長篇不好,只是這個長短剛好夠我配酒。

有人說他的東西背德放蕩,歧視異性,用赤裸裸的文字冒犯了精雕細琢的文學殿堂;我毋寧相信他只是不肯屈服,不願面對現實人生的虛偽矯情,他只是想一無所求的活下去。性衝動的時候就想打砲,不想清醒的時候就喝酒,錢花光了就寫文章或是打零工,有錢了就再喝酒打砲,然後想辦法從馬場多賺一些回來好能賴著不去工作;這些,不就跟一般市井小民的想法和生活差不了多少嗎?(可以的話誰想要工作呀!)嗯,好,也許我們砲打得沒那麼多,酒喝得沒那樣凶,不過說到歧視別人,其實每天都在做,只是不肯承認而已。

更慘地是,我們還沒有他那樣的才華,他連沒靈感在發牢騷或是寫些擺明騙稿費的文章,都還是寫得很夠勁。為什麼看他說十二隻飛猴打砲和幫主編吸老二這種鳥事都會那樣爽呢?如果他真的生在印度,那麼大概只有十幾個人比他有才華,而不是幾十個。

其實也沒什麼可寫的,他的作品要自己去看自己去感受才行。圖片來自 Wiki,這副德性還蠻符合他在我心目中的模樣。

I've Never Been to Me - Charlene



美好的 80 年代(la belle epoque)不可或缺的一首歌,也成為夏玲這位曇花一現的一曲歌手(one-hit-wonder,Wiki 就這樣直接定義,真殘酷呀)唯一一首流傳下來的名曲。

原本只是突然挖出頭腦深處對這首歌的模糊記憶,連曲名都忘了,費一番功夫找到後對照歌詞,赫然發現很符合自己目前某些時候的心境。不過也還好從前聽沒去找歌詞,十幾歲的時候又怎麼能參透其中的意思呢?頂多讓自己對她的好印象蒙點塵罷了。

覺得某些「女權主義者」應該會很敵視『I've Never Been to Me』;也許從前的我也是,當我只知道埋著頭向前衝的時候。不過,現在的我,仍不肯歇腳地在追求自己的夢想,但也仍然渴望家庭,還是會盯著別人懷裡的小孩發愣。會後悔嗎?我想再來一次我大概還是會堅持自己原本的抉擇。有些東西一放手就沒了,而某些時候你非得放開其中一隻手。I know... I've been to me.

閒來無事來算帳



所以,我來到這裡已經一年又半個學期了。在這段期間,我到底替自己做了什麼?非學術相關的就不予理會,反正也是一事無成,以下僅看跟畢業有關的。

首先,學分修掉不少,約莫在期末趕個兩篇報告加上下學期初努力一下,應可順利清空,不過這當中真正對我有益的課程其實很少。資格考三科過一科,還有一科危如纍卵,一樣下學期初清空。期刊閱讀上,非實驗相關三十篇,實驗相關四十多篇,其實有點少,比起我碩士時代的閱讀量還遠遠不及。

實際看完的書只有 Anne E. Magurran 的 "Ecological Diversity and Its Measurement",還是囫圇吞棗式地,不過算是對生態多樣性有些許了解。多變量相關 Bryan F.J. Manly 的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Methods: A Primer" 放在桌上很久了;Pierre & Louis Legendre 的 "Numerical Ecology, 2nd ed." 也完全沒進展。領域內重量級作品 Olav Giere 的 "Meiobenthology: The microscopic motile fauna of aquatic sediments, 2nd ed." 完全沒看。甚至連原本入學前想加強自己無脊椎動物知識,預計要念 Ruppert 等人的 "Invertebrate Zoology, 7th ed." 也沒有完成。

實驗呢?完全都還在紙上談兵的階段,甚至連這點都沒做好,因為與老師們的溝通管道僅有涓涓細流。基本實驗操作流程算是有個底,可是沒實際做過都只能是畫餅充飢。更慘地,其實連實驗方向都可能變調,如此便得打掉重做了。

整體看來,雖然實驗方向的確定應該是最要緊的,不過我反而不太擔心,反正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但向來以閱讀量超出平常人而自豪的我,眼看著僅存的戰力漸漸被趕上;如果少了這點,我又還剩下什麼足以跟人競爭的籌碼呢?

圖片來自這裡;來個人把我扁醒吧!

No More "I Love You's" - Annie Lennox



這首歌是我高中時期很愛的一首,當時也很喜歡『Sweet Dreams』和『Why』,甚至還因此去買了 Annie 和 Dave Stewart 組成的舞韻樂團(Eurythmics)的專輯。當時只是喜歡她獨特的聲音,不過最近看了她幾張 MV 發現她的造型和演繹風格都很對我的胃口;尤其『No More "I Love You's"』,開場那個穿著芭蕾舞衣的男性詭異又不失優雅地出現時,真的有嚇到我。

Annie 的豐功偉業多不勝數,無論在音樂或是其他領域,我就不再這裡獻醜了,Wiki 有不少資料,不過我很驚訝沒有中文版。看到她近年來一直都還有佳作出現,包括『Into The West』和『Love Song For A Vampire』,都還維持著她一貫的風格;就覺得,這世界有一些美好的東西還在,沒有隨著時間凋落。她在 2009 年也推出一張精選輯『The Annie Lennox Collection』。

很可惜 YouTube 裡她的 MV 都無法嵌入,大概因為版權的關係,而且已經有 Official Annie Lennox 的頻道,不過好處是只要找到 AnnieLennox 的帳號,就可以看到很完整她的音樂紀錄,甚至還可以問她本人問題,並且第一份回答已經在 10 月 31 日上網了。這邊用得是她的 Live 版本,配上米老鼠的耳朵別有一番風味。

說點什麼 不說什麼



最近發覺自己說話的機會越來越少,除了週一的專題討論強迫自己問問題之外,其他的時間幾乎完全不開口,連在走廊上遇到認識的人,也多以微笑、揮手或彈舌帶過去。每天固定會講話的時機,就是三餐在點餐的時候。所以如果遇到週六往往睡很晚,早午餐一句「四號餐內用」很可能就是整天所說得唯一一句話,因為晚餐常去的館子多有點菜單,連開口點菜都省了。

會養成這種彆扭的習慣,跟家庭教育息息相關。小時候其實據說很聒噪,不過父親常常因此責備我「男孩子應該要莊重」之類的,加上後來祖母長年臥病,父母三不五時得奔回南部照顧,家裡的孩子都是靠自己長大的,彼此的交集又不太多,因此話都越來越少。

開始注意到自己話不多,約莫是大學的時候,大夥兒在聊天,總覺得能接話的時機很少;當時幾乎完全沒有和同齡朋友共同的話題,也因個性的關係從來不主動與人閒聊,因此在團體中便越來越沈寂,存在感也越來越薄弱。和 Lynn 在一起後,她更是抱怨我整天都不說話,其實只是養成習慣沒必要的話就不說,因此話題少得可憐;雖然不久後她慢慢接受這種情況,我可能也稍稍改進了一點,不過她後期仍常抱怨彼此溝通太少,不懂我在想啥。

其實,一直以來我的思緒都是很單純的,想到什麼說什麼,甚至因此常得罪人;但當沒想到什麼的時候,我會選擇沉默而非找話題硬聊,因為那不是我的專長,相對來說,我比較習於回話和傾聽。一直到現在,我還是不了解為何人們有那麼多話可以說,如果能聽能讀能寫,又何必總是得說出來?或者,這些只是我自己羞於盯著別人看的遁詞?

圖片是 Margaret Atwood 的『The Handmaid's Tale』封面,來自這裡。雖然很喜歡她,不過這本她的早期代表作卻一直沒機會拜讀。

大事なものは目蓋の裏 - KOKIA



大事なものは目蓋の裏(最重要的東西在眼皮裡)是 KOKIA,也就是吉田亞紀子,在 2003 年的專輯『Remember Me』中收錄的一首歌;很可惜地沒有收在 2006 的精選『pearl~The Best Collection~』當中。這首歌或許因為歌詞情境的關係,被應用在不少的電玩上,也有許多愛好者做了 MOD。雖然有時候覺得和其他太多東西混在一起,曲子原本的味道就被混淆了,不過 YouTube 上 KOKIA 的第十年紀念演唱會版本不給嵌入……

節錄私心最喜歡的一段歌詞:



私はここよ ここに居るの
厚い雲がすぐそこまで来てるわ
眠ってはだめ 眠ってはだめよ
虚ろな目がまばたきを始める 夢を見るにはまだ早いわ・・・

有的時候不想說太多話,這時候只要笑就可以了所以就聽歌吧!

迷惘與對生物地理的一些思索



今日又完成一個報告,學業上的雜務雖然接踵而來卻不緊迫,得以讓我喘息,但卻也讓自己提不起精神去面對論文進度全無進展的現實。或者明天該與老闆溝通一下了。數不清的報告、作業、考試,有的迎刃而解,也偶有失蹄,但卻似乎全事不關己似地,只因總覺得還有時間;天知道我之前已經耗去多少青春自怨自艾。

最近讀了幾篇關於深海 meiobenthos 分佈模式的文章,多是在探討小尺度下的 patchiness。雖然這不會是短期內的研究主題,不過也許未來有機會接觸,而且希望能思考出一些可以應用在自己論文的小實驗。

雖然深海中整體環境算是資源均勻貧瘠的,不過對於小型生物來說,總有一些環境條件的微小變化或是偶發事件造成的異質性(heterogeneity),造成微棲地的產生,也就是所謂 patch。對一些運動及散佈能力不佳的生物而言,這些相隔的 patch 便足以成為演化出物種多樣性的溫床。Gallucci 等人(2009)更指出,對線蟲這類小型且遷移能力不佳的生物而言,即使在小於十公分的距離內,初始發展的 patterns 一旦不同,則產生的 patches 差異可能與大範圍的物種組成差異相當。

從所讀到的一些內容,最先讓我想到的是這些 patches 當中所包含的大量少數種,有許多都只有一兩隻個體;多為異體交配的線蟲,在四周塞滿其他物種的環境下,他們要如何跨過對其微小身體而言的鴻溝去與對方相遇呢?或者這許多的少數種就隨著演化的洪流,不斷地出現又立刻消失,宛若夜空中肉眼不得見的無數流星?這個問題應該在其他物種有人討論過,也許該找些文章來看看。

另一個問題是關於我自己可能的論文主題。在深海中偶發事件與 patchiness 自然是相對重要,但在大陸棚或大陸斜坡這些淺水區呢?雖然陸源的有機物可能不虞匱乏,但加上洋流或水底波動的影響,淺海線蟲的分佈真的會是均質的嗎?或者會隨著不同物理或化學因子呈現複雜的梯度分佈(gradient distribution)嗎?那些因子又是否有哪個是比較重要的呢?然後發現很多討論線蟲生物地理的文章,不是在潮間帶便是在深海,淺海區反而相對少,是因為難以找出可以解釋的 pattern 嗎?

放些參考文獻資料,也許以後回頭看能想起:
Gallucci F, Moens T, Fonseca G. 2009 Small-scale spatial patterns of meiobenthos in the Arctic deep sea. Mar Biodiv 39: 9-25.
Gallucci F, Moens T, Vanreusel A, Fonseca G. 2008 Active colonization of disturbed sediments by deep-sea nematodes: Evidence for the patch mosaic model. Mar Ecol Prog Ser 367: 173-183.
Gallucci F, Netto SA. 2004 Effects of the passage of cold fronts over a coastal site: an ecosystem approach. Mar Ecol Prog Ser 281: 79-92.
Hogue EW. 1982 Sediment disturbance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shallow water meiobenthic nematodes on the open Oregon coast. J Mar Res 40: 551-573.

最後,放得影片是 Madonna 在音樂劇 Evita 中的一首『Another Suitcase In Another Hall』。為什麼放這個?因為我很喜歡啊~而且這首總帶給我一種對未來迷惘的感覺。

繼承失落的人 - 姬蘭.德賽



這是一個關於失落的故事。作者必須寫出全名姬蘭.德賽(Kiran Desai),因為她還有個入圍三次布克獎(Man Booker Prize)的母親 Anita Desai,而 Kiran 青出於藍地在第一本著作『番石榴園的喧鬧』出版八年後,以『繼承失落的人』(The Inheritance of Loss)成為最年輕的布克獎得主。一直以來一部作品有沒有得獎對我來說實在不是閱讀的重點,不過這本各界讚譽有加且拿遍大獎的傑作,在我剛看完前五章便完全能理解那些讚詞絕非空穴來風。

這是關於噶倫堡的故事,書中主要描寫這個地區的人事物景;這也是關於印度的故事,有整個印度的變革與憤怒;這也是關於紐約、倫敦的故事,移民們在當地留學打工所遇到的點點滴滴盡在其中;這當然也是全世界的故事,因為,畢竟到處都是印度人。

我一直覺得某類特質的作品就只有女性作家寫得出來,『繼承失落的人』就是這樣一個典型。姬蘭.德賽並不把家國大事以宏偉的文字堆砌,而是用精雕細琢的譬喻和瑣事,精準地指出整件事情的荒謬可笑;雖然經過翻譯,但仍可察覺原著的詞藻華麗,卻又不帶匠氣地把哀傷刻在讀者心上。另外,書中欲展示的議題雖然包裝在許多不同的場景中,但作者想表達的觀點卻一點都不隱晦,反而大剌剌地攤在太陽下,看過去便能領會。


其實初看這本書,就一直給我很熟悉的感覺,裡面所說得很多事件,搬來台灣,不是一點違和感都沒有嗎?身處一個海島,我們所擁有的族群宗教文化多樣性自然是遠遠不能和印度相比,但我們國內的種族歧視、宗教紛爭、文化衝突,嚴重程度卻一點也不亞於書中描述的景況。亞洲人特有地,對歐美文化既崇拜又恐懼加之以自卑(更可能還有過於自卑而產生的排斥)的矛盾心理,以及對自身數千年文化又恨又愛又不肯承認又不願捨棄;這些,不就正在書中與我們生活周遭上演嗎?

於是,我們一面歧視他人,一面被他人歧視,造就了今天這些荒謬的場景。

開始寫心得後,便益加感受到譯者的重要性,本書譯者李維拉為此書中文版加分不少,在此深表敬佩之意。


圖片來自博客來

二十種殺時間的方法



其實要是能在一天裡花上八小時心無旁鶩地專注在「所謂正經事」上,要想成為成功人士其實不是那麼難的事情;不過問題是我往往撐不了那麼久,於是在無法睡一整天的前提下,多出來的時間便得想辦法消耗掉。



  1. 打電動:這應該是最容易的方法了,而且還可以成功地壓縮做其他事的時間。
  2. 上網衝浪:嗯,這其實可以包含很多,不過在這裡先以一些每天固定會逛得網頁為主,然後連結點來點去,一個下午很快就過去了。
  3. BBS:插科打諢的好所在,不過年紀稍長,有些梗就不那麼笑得出來,花在上頭的時間也少了些。
  4. YouTube:大多得搭配其他方法服用,真的想看幾個小時會頭昏眼花。
  5. 寫 Blog:最近養成的習慣,不過很佩服每天都能更新的格主,我大部分的花樣都在第一個月就耍完了,要想從平凡的每天裡汲取靈感,真是很辛苦的一件事。
  6. 做白日夢:這個……其實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就有這能力,要我乖乖坐在課堂裡聽講真的太困難了,能專心聽滿十分鐘是很離奇的,所以絕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在神遊太虛。其實我做所有的正經事都得隨時分心一下,才有繼續下去的動力。
  7. 看漫畫:網路上有很多資源呀~最近週末都這麼過的。
  8. 嚼舌根:得要有夠八卦的好友,對我來說太困難了,真聊起來常常都會夾雜正經事在裡頭。
  9. 逛街:我唯一自己會主動去逛得就是超市、書店、唱片行,沒了。而且還得考量自己的荷包,這招通常都用在存糧快彈盡援絕或是網路掛了的時候。
  10. 看小說:偏好翻譯文學,以前都看過就忘,現在發覺要寫心得還蠻累人的。
  11. 聽音樂:也是得搭配其他方法服用,我不太愛看歌詞,一切憑感覺,所以其實唱什麼並不一定清楚;現在又都和人共用場所,所以得掛著耳機,聽不了很久呀。
  12. 閒晃:偶爾會漫無目的地騎車亂逛,沒特別想看什麼(其實通常都不會注意路上有啥),只是順著左轉右轉一直到跑回原點為止。
  13. 搭乘大眾運輸工具:這真的是很浪費時間的事情,尤其是南來北往的時候,除了高鐵上真的可以讀點東西,其他的連睡都睡不好;以前常常聽大人說有些成功楷模會利用洗澡上廁所或搭車的時間背單字之類的,一方面覺得肅然起敬一方面又覺得在唬人。
  14. 玩弄電腦:包括重灌和裝新程式之類的,需小心服用,偶爾會不小心多殺了過多的時間……
  15. 找尋故人或往事的蹤跡:Google 是大家的好朋友,有時後會讓自己陷入過往的愁緒,就更耗時間了。
  16. 畫畫:小時候很愛,現在頂多在白紙上撇些線條或抽象圖案,大多用在專心上課及神遊太虛之間的空檔。
  17. ……嗯,想不出來了。
其實我是先打了題目才開始想,想挑戰一下自己虎爛的功力,結果果然不太行呀!不過也是因為我通常一招兩式就把整天的光陰耗費完畢,利用效率來取代過多的方案,反正目的都有達到就好。(趴)


圖片是達利(Salvador Dalí)1931 年的 La persistencia de la memoria,來自 Wiki

Back to Home Back to Top 牧神獨語. Theme ligneous by pure-essence.net. Bloggerized by Chica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