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感覺良好



這應該是目前我最討厭的一種屬性了。其實已經不知道自己從何時何處學到這個詞彙,依稀記得大學同學裡有幾個面容很可以套用這個詞,不過一直到我回臺北工作,身邊才突然出現一堆自我感覺良好的個體,而今各大學研究所裡這樣的人有激增的趨勢。

的確,當遇到某些難以跨越的障礙或感到膽怯猶疑的時候,這種心態得以使我們能昂然面對困境;然而若一直沈浸其中,會使自己不再檢討自己,亦不再在乎別人的觀點,將永遠只能原地踏步並沐浴在自我創造的保護傘下。

看不見別人的好,是邁向自我感覺良好的第一步。如果連鑑賞的能力都沒有,甚至連「承認別人比你好」都辦不到,那麼等於已經在自己身旁築起了高牆。父母們吃過太多苦而汲汲營營於滿足孩子的生活品質(當然,僅是物質方面,心理上仍是很空虛的),還同時不肯讓孩子受挫,這種過度保護的環境,自然造就出大量感覺良好的樣本。其實絕大多數人都是平凡人種,既不偉大也不卑微,一旦真心忘記這點,或是一直以來都沒有人告訴他你不是永遠是最棒的,如此心態便會在心裡萌芽。只能說,這樣的心態會出現,家庭教育必須負最大責任。

前幾天專題討論課程時,聽了某實驗室兩位即將畢業的學生進度報告,雖然都說得一口好實驗,對別人的研究也錙銖必較地雞蛋裡挑骨頭,然而反觀他們自己,即使成果裝飾的金玉其外,卻連最基本當初提出的假說都無法驗證。看著胸無點墨的兩人在台上仍口沫橫飛,實在很想上台甩兩巴掌打醒他們。

正視自身缺憾,承認自己的平凡與無能,才是最需要勇氣的行為。旅途坎坷,偶然的自我催眠是必要的百憂解,然而用藥不當就成了毒癮,會麻痺心智和神經。說實話到現在我還是不知道該怎麼和自我感覺良好的人相處,只能消極地選擇井水不犯河水,不過還是要謹記隨時檢討自己,免得步入同樣的境地。

圖片來自這裡。食火雞(cassowary)是我個人蠻喜歡的鳥類,不過看牠們頂著怪頭還昂然自得地用稍嫌粗壯的腳爪到處踩踏,總讓我有種牠們都自我感覺良好的錯覺。

重播 - 肯恩.格林伍德



這本書絕對會繼續暢銷下去,即使作者 Ken Grimwood 已於 2003 年辭世,即使它成書於 1987 年,即使這本書的題材是已經老掉牙而且百年來被學界及科幻小說界以各種方式討論描繪過的時空旅行。

嚴格說起來這並不是典型時空旅行的故事,它描寫得是重播 –– Replay,一個人的生命回到黃金時期的起始,而且過去所留下的記憶與經驗都還存在!遺憾的是主角當步入中年正準備享用自己努力的成果時,生命又從頭開始,過去所努力的一切彷彿毫無意義。格林伍德依此設定而創作出無限可能。

去查了一下,蝴蝶效應(Butterfly effect)被放在文章標題正式發表是 Edward Lorenz 在 1972 年的『Does the flap of a butterfly’s wings in Brazil set off a tornado in Texas?』,想來要在大眾裡流行起來應該還要不少時間,但格林伍德在書裡卻已經精確地描繪了那種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感覺。此外,對於個人無論如何努力也難以轉動歷史巨輪的無力感,卻還是徒勞地耗費一次又一次的重生機會努力著,頗令人動容。而隨著重生間隔越來越短,加上遇到另一個重生人,他們也開始替自己著想,知道自己真正要的只是平凡的幸福;若一切就此結束,也許溫情的感覺能一直持續繚繞,不過作者要得不只是如此。最後結局讓我了解這終究不是童話故事,人們總還是得學會面對真實的世界,不再有預測能力、無法重新選擇的世界。

全書最大最大最大的缺點,就是前面該死的好評推薦,原本以為書封書底書腰放一堆名字就夠惹人厭了,一翻開書一入眼的便是好評推薦,還長達六頁(誰會有耐心細看呀!),更令人髮指的,忍受完好評推薦之後,再翻頁竟然又有四頁的讀者迴響!!!可以麻煩出版社用用腦筋好嗎?真的會有消費者欣賞這種行銷方式嗎?每年一堆行銷管理人才到底都用去哪裡了?適度地(我個人覺得三頁是我的極限)放些「言之有物的」名人推薦或是導讀,也許仍會有讀者不喜歡,但至少不至於惹人反感;然而像這類節錄一堆咬文嚼字的短評(好吧~其實跟我前面幾段那些東西差不了太多,差別是我寫的自己參考,出版社放上去的卻是強迫推銷。),各方人士用一堆形容詞描寫這本書是獨一無二、引人入勝、難得一見……,這除了多砍幾棵樹增加書本淨重之外,有任何意義嗎?

圖片來自博客來。最後牢騷一堆,真對不起這部傑作,不過衷心希望出版社不要再把消費者當白痴了。

過節的儀式



不知從何時開始,每逢各式各樣如雨後春筍般蓬勃萌發的節日,人們總要做些宛如宗教性的儀式或祭典來過節;當然這種事從以前就有,譬如端午得划龍舟吃粽子、中秋賞月吃月餅之類的,但那些都是有典故有歷史的。反觀近來的改變,除了商人的強力促銷外,還有消費者自己追逐流行加上排外意識所組成的共犯結構。

於是乎,元宵節除了提燈籠吃元宵外,我們得殺去人擠人的臺北燈會,還要去平溪放天燈;由於烤肉醬廠商的廣告,中秋節我們除了期待月娘不被烏雲遮住外,即使下雨我們也在陽台烤肉;而在各個政治相關的節日裡,則免不了有各種名義的遊行集會,無論合不合法都要強調自由民主,官員們則四處上香致敬,並集體在鏡頭前鞠躬道歉。除了傳統節慶外,為了追求國際化,我們也要過西洋節日。於是不管你是什麼宗教,現在除了聖誕節以外,還要配合百貨公司活動慶祝萬聖節,穿些平常穿了所有人都會覺得你蠢得要死然而即使在這天穿你還是蠢得要死的衣飾;然後除了七夕和西洋情人節,我們現在還有白色情人節(這絕對是商人的陽謀),原本以為西洋情人節就互送禮物了,結果現在一個月後男生得補送一次。

除了名堂越來越多的各色節日,人們也開始反覆做著同樣的事來慶祝,而在此時,同儕壓力的作用便顯露無疑了。所以在某些日子裡,若是你一如往常地自己一個人下課後包便當回家窩著玩電腦,隔天被問起,人們會狐疑著盯著你,讓你知道自己已經成為離群索居的不受歡迎人種而且身上還帶著一股酸味,比較好心的則替「你的不幸」掬一把同情之淚,並且過度熱情地向你表示下次一定會記得約你(然後你滿心期待地等到了下次,嗯,然後,你知道的……)。

然後,由於外在和心理上的影響,加上媒體無間段傳播和親友的溫情攻勢下,你開始紀錄起每個日子,然後在這些特殊節日裡想盡辦法用些自己平常不至於做的傻事填滿當天的日記;包括,上餐廳用餐(兩個男人吃情人節大餐之類的),上街購買也許明年同一天你還會用到的飾品,與朋友相約花大錢,把自己塞進捷運系統或是打結的公路上隨人潮擠進某些特別的景點。如果以上都做不到,那麼至少也要上 ptt 找個流量大的板哭訴自己「今天過得就像平常的日子一樣」,然後期待某個同類或好心人給你拍拍安撫一下你受傷的心靈。

所以,之前的幾天和接下來的幾天我都將過得和平常的日子一樣,去你的節慶。反正目前為止,沒有什麼能栓得住我。當沒有期待的時候,無所求的人,是不會受傷的。

圖片是 Peter Max 的畫作,應該是 Heart Series 的作品之一;總覺得他的作品帶有鮮艷愉悅的節慶氣息,與其放個不知所謂的聖誕爆乳辣妹,他的畫應景多了。

手紙 〜拝啓 十五の君へ〜 - Angela Aki



Angela Aki 是非常有特色的歌手,除了率性的穿著外,幾乎所有的 PV 和演唱會都是以她自彈自唱為模式,日本媒體評為「以一台鋼琴征服武道館的歌手」。雖然認識她的時間有點晚(話說我欣賞的好些藝人都是在他們生涯高峰過後我才開始接觸),不過我想以她這麼有個性的表演方式,即使是過去的我應該也能欣賞吧。

這首『書信~給十五歲的你』應該不會是她的作品中我最喜歡的一首,不過卻會是最有感觸的。寫信給未來的自己這種事,我是的的確確做過得。自開始懂事以來我便是不太愛表達自己的小孩,也許部份是因為根本無法相信別人,總之在幾次很沮喪憤怒的時候,我試著提筆寫信給自己,然後無論是自己丟到信箱去或是先藏起來過些日子回來看,信寫完的一剎那,心情就自然平靜下來。爾後這個習慣沒有留下,因為已經學會在事情發生的當下先遠離現場,待平復後才返回審視一切;但,我永遠記得自己曾寫過那幾封有點傻氣的信,尋求未來的我給自己一些安慰。

不過,如果可以,我真希望能寫信給十五歲的我,在自己有了些許歷練之後,多想教教過去的自己好多好多事情,雖然我也懷疑那時的我能不能聽得下去,即使是自己的聲音。現在的我,已經不再向未來的自己寫信,不過如果他要寫信給我,我想內容會跟我現在想得一樣:「相信自己,繼續前進。」

飽食終日 無所用心



今天整天都在吃,中午博士班聚會與老師先去吃了一頓,可惜是校園餐廳,水準實在是不怎麼樣。蝦子是反覆解凍過的大頭蝦,身在海濱的學校吃得蛤蜊竟然腥味比在臺北吃得還重,基本上我在外面路邊攤都沒吃過那麼不新鮮的海鮮。不過我對於吃雖然分得出好壞,但要求也沒那麼高,有能量夠活下去就好,重要的是,上半天就這樣過去了。

可是,到了晚上還要吃,這次是陪老闆過平安夜,老闆家人全在米國一個人待在臺灣的確是很辛苦,這種對他有意義的節日能陪他老人家過也是應該的。不過這樣吃下去的結果,今天一整天就沒了!晚餐包了合菜,還有手工蛋糕和飲料,就這樣實驗室成員聚在一起吃一頓,其實也還不錯,但真的要偶一為之,太常跟這麼多並不太熟的人在一起,還是有點壓力。

於是乎,今天除了(頗無聊的)社交活動和祭五臟廟之外,完全一事無成。雖然說人生有相當部份的日子本來就該這麼樣浪費掉,可是相較於和一堆人群居終日言不及義,我情願自己窩在網路上閑散度日呀(真不健康的心理)!

雖然自己覺得自己應該算是很低調,不過一直會發現總還是有些人會盯著自己的進展,這該說是受到關心、太過搶眼、抑或被人看好戲呢?總也覺得不是重點,我應該還是這樣過下去,照著自己的步調。

圖片來自這裡;雖然跟今天的餐點沒什麼關係,不過能看著這樣的圖片本身就是一種幸福了。平安夜,祈願一切平安。

慵懶的冬季



這幾天正值這個冬天首次比較像樣的寒流來襲,前幾天一大早去跑馬拉松的時候還看到市政府上方的溫度計顯示著攝氏十度。雖然高雄相較之下沒那麼冷,不過為了讓好不容易搬下來的冬裝能夠物盡其用,還是逼著自己換季了。

換上冬衣雖然騎車時不再那麼冷,不過總覺得溫暖帶來副作用便是渾身懶洋洋。實驗室裡一如從前在學校上課一樣門窗緊閉,臺灣人不用暖氣的結果,就是選擇把自己裝進密閉空間裡悶死自己。本來應該要衝刺論文計劃書的,或者至少得盡早把課程期末報告寫好,不過一方面跑半馬身體還在痠痛,一方面該讀的資料還沒找齊,加上寒風刺骨的戶外與悶熱的室內(是的以上全是藉口),總是難以把心情調整至工作的選項(這也還是藉口)。

雖然我並不很怕冷,不過相較於臺灣濕冷的冬天,我還是比較偏好炎熱的夏季,如果沒下雨的話,帶點溼氣的海島微風是很令人愉悅的;即使這點樂趣往往也被無所不在的冷氣機給消滅殆盡,但偶爾還是可以享受午後豔陽下的日光浴。漫長的歷史裡經過了如此多的教訓,仍一再證明人類是永遠不知悔改的生物,還是不斷地想扭曲自然界符合自己對舒適的定義。

說了這麼多,還是沒解決我的懶病,大約我也不想解決了。圖片來自 BBC,睡鼠真是世界上最可愛的動物之一,然後牠的動作代表了我目前的心理狀態。

食物與廚藝:奶、蛋、肉、魚 - 哈洛德.馬基



哈洛德.馬基(Harold McGee)的食物與廚藝(On Food and Cooking)一書,說是每個大廚必備,我是絕對相信的,因為裡面所蘊含的食材與烹飪知識,對於料理的藝術而言的確是不可不知的;不過也因為如此,這本書對一般大眾而言除非是個人興趣,否則總覺得銷路不會太大,因此對於大家出版社能有心出版此書感到相當敬佩。

馬基不愧是科學家兼美食家,此書實用性與科學性兼具,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與圖說暢談烹飪中的學問,書中所引用的一些舊文獻探討,也是一般人從其他地方難以觸及的領域。不過關於翻譯,感覺還是不脫臺灣一直以來科普文學翻譯的缺點,不是意思到了卻讀起來生硬,就是順著唸過去卻感到哪裡似乎詞不達意,當然這也是所有翻譯文學的難題,不過在跨領域作品裡更容易碰上這類問題。

出版社找來專業畫師(柘榴堂堂主)加了許多插畫,個人覺得這是很好的點子,不但增加不少藝術成份,而且其實有些食材對於臺灣人來說是有點陌生難以想像的,加上圖對於理解幫助不少。雖然可能因此大幅增加不少篇幅以至於全書得拆成三冊,不過這樣的用心還是值得鼓勵。

圖片來自誠品。不過不太確定另外兩本會不會入手,畢竟書裡的生物化學知識對我來說不算陌生,而且我也不會烹飪,書又有點貴……

久違的半馬



今天參加了臺北富邦馬拉松,號稱有十萬人參加,對我這種討厭人群的人實在是有點身處夢靨的感覺;嗯,不過這也是馬拉松的一部分,也是臺北國的一部分。臺北今天十度左右的低溫,其實還蠻適合長跑的,自己的狀況也調整的不錯,網站上提供的成績是有進一小時五十分,對自己很是滿意,雖然覺得應該還能更快。

因為跟朋友比較晚排隊,所以大約晚了八九分鐘出發,出發後看到前面一片人山人海,心裡還蠻有壓力的,因此出發後不久就顧著一直往前鑽而把朋友丟在後頭了。大約前五公里都在人群中奮力往前鑽,很多體力也消耗在這裡,不過一旦到十公里後覺得自己狀況還很好,就放下心中的大石頭了。大約在十五公里處遇到困境,覺得有點想停下來,而且左腳掌開始有點痛,不過撐過去就好多了,也在這時候吞下鹽味糖,雖然不覺得有很明顯的效果,不過下次還是可以準備一下。最後兩三公里很累,但是沒有減速,一直到五百公尺本來想衝刺,卻發現有抽筋的跡象,只好慢慢加速跑向終點。整體來說這次配速算是很成功的。

大會處理寄物的情形實在有待加強,動線不良、人群全擠在一起、效率不佳、專用袋售罄沒有配套措施,甚至最後領物的時候出現讓參賽者自取的狀況。優點則是補給站充足,提供的巧克力和香蕉都很不錯,不過也看到一個不太舒服的景象;很多跑者用了補給品後垃圾都隨手丟在地上,其實服務人員非常辛苦,大冷天站在那裡受凍幫忙加油,卻只見滿地狼藉。其實我自己以前似乎也這樣,現在覺得很無禮,都盡量向服務人員揮手致意,他們也都很溫暖的回應,而順手把垃圾丟進回收桶,其實根本花不了多少時間呀!

馬拉松活動,最熱血的地方就是和旁邊的啦啦隊或加油群眾互動,其實自己平常是很冷淡的,但在那種情形下卻常常會忍不住想回應旁人的熱情,畢竟,讓旁人如此熱情地替你加油的機會其實並不太多。跑回終點後披著浴巾休息,也盯著全馬國際菁英選手們跑回終點,不知道何時我也能跑完一場呢?

其實最高興的還是能和大學同學們一起參與,大家都一陣子不見,現在學習的學習、工作的工作、成家的成家,能這樣同聚的日子少之又少。跑完後稍事休息,與同好們一起吃碗熱騰騰的米粉湯,夫復何求。圖片來自路跑協會



12/21 更新:查詢成績結果是 1:45:59,優於預期不少,開心~

克流感疫苗打不打?



注意!以下的內容僅是我個人的一些想法集合,沒有經過任何科學驗證與資料收集整理,可能內含許多一意孤行的偏見。

會注意到流行性感冒大約是在我大一的時期,科普書出版業開始蓬勃發展,正好有一段時間出了不少瘟疫相關書籍,當時世界衛生組織(WHO)還不常出現在新聞裡,大多數人連流感和感冒的差別都分不清。彼時的讀書心得就是,流感絕對會成為下個百年裡醫學相關的最重要議題,畢竟狂牛症、愛滋病、瘧疾、癌症等等,都是有顯而易見的防堵方法或可以有時間讓你早日發現甚至治癒的可能性;然而談到流感,你可以不吃肉可以不做愛可以遠離蚊子和致癌物質,但卻無法不呼吸,也無法控制你身邊人們的行為舉止。

不久後香港爆發禽流感疫情,世衛組織開始成為媒體常見的資料來源,一般大眾也開始注意到流行性感冒的問題。這原本是件好事,流感也的確需要人們多關心一點,一直以來都有千分之一左右的死亡率加上重點是傳染性強,因此適度的重視是必要的。但隨著 WHO 對禽流感不斷發出警報,我開始覺得接收到的資訊似乎有些變質了。

首先,一個很有名的圖便是 WHO 公告的禽流感致死率地圖,高達 50% 的致死率真的很驚人,但許多人沒注意到分母是確診病例而非疑似病例。所謂確診病例可以說已是流感重症患者,然後送至官方醫療單位經過一連串篩檢後才會列入資料,因此可以想見的,很多自己在家痊癒的人口便不會列入紀錄,而一般流感與 H5N1 的差異,光憑外在症狀是完全無法區別的。爆發疫情的東南亞地區,很多地方都仍是中低收入民眾的所在區域,因此可以很大膽地說,這些數據因為資料完整性的緣故並沒有太大的公共衛生參考價值,至少不足以精確地預估全景。

而此次的 H1N1 疫情,除了剛開始在墨西哥等地爆發時的確挾著較高的死亡率而令許多學者繃起神經準備應戰,然而隨著時間流逝,漸漸地新流感的致死率已經跟一般流感不相上下了,雖然因為致病原不同而仍需要追蹤注意,但這已經不是什麼世紀絕症。

很多媒體甚至衛生單位很愛提 1918 西班牙流感的數字來恐嚇群眾,但當時的衛生環境及科學進展和現在的差異不可以道里計。那時正值世界大戰物資極度缺乏的時候,公共衛生的觀念根本不存在於一般民眾,而且許多事後的統計數字差異非常之大(當然媒體就會喜歡取最大值來說嘴),由於戰爭的關係,不要說醫療資源,甚至連基本的營養補給都是匱乏的;總之,當年的情形可以說根本無法與現在的狀況相比。也許有人會說現在的交通發達人們往來各地頻繁,可能使流行範圍大增,但別忘了也因為資訊發達,要做任何防堵措施的效率都不是上個世紀初期可以相比的,而且由於醫藥公衛的進步與物質生活的提昇,疫苗的製造與衛生習慣都將足以對抗新流感。

於是,這幾年來,每年都會炒一次新流感話題,沒有大規模感染或是超高死亡率當然是不幸中的大幸,而一些官方的宣傳自然也有其必要性。但,真的有必要每年這樣恐嚇群眾嗎?動不動就把死幾百萬人掛在嘴邊,真的是為了防疫必須嗎?這些措施到底有沒有讓少數人獲益?答案顯而易見,幾家大藥廠絕對每年靠這些也許沒用的疫苗大賺一筆,不要再以為疫苗打了就不會得新流感,如果這麼簡單為何又需要如臨大敵,流感恐怖之處正是因為他的遺傳多變性,可能在短期內就突破疫苗的屏障,而且別忘了施打疫苗本身也有風險。

因此問題可以在此簡化為:真的有需要全民施打克流感嗎?H1N1 疫情剛爆發時,官員媒體們的恐嚇言猶在耳,克流感疫苗絕對會不夠,民眾要儘速自費施打云云,如今卻又變成全民免費施打,其中差異耐人尋味。克流感疫苗是有期限的,沒記錯大約是四個月左右,所以政府花費巨資購入一堆疫苗,現在用不完了所以免費提供給民眾?一個致死率不及普通流感的新流感,真的有需要砸下重資讓每個人都打疫苗嗎?此外,一直沒有人提到的,當一個族群裡若有大部分的人都擁有抗原,則自然會產生群體抗性,因為我們每天不自覺就吸入不少人的分泌物,因此全民接種的意義,除了消耗庫存,實在也想不出什麼理由。

WHO 在我心目中一直以來都是很沒地位的機構,香港禽流感之後更甚。雖然有點陰謀論的味道,但我覺得,要說 WHO 裡面有高級主管與藥商有掛勾應該也不算太脫離一般人會想像得到的。自 2004 東亞發生禽流感(H5N1)疫情至今(最早在 1997 首次發現人類感染病例),每年都會炒熱「新」流感疫情,藥商也樂得賺入大筆鈔票,至於各國是否有政府官員居中得益我想也不是重點,但對於民眾真正的知識宣導不足,全任憑媒體恐嚇,甚至官員們由於各自政治立場與利益關係說出完全不符合事實的鬼話也是隨時可見。新流感早已經不是醫藥或公共衛生問題,而成為醫學倫理問題,甚至單純的僅是政治議題,成為政客們政治角力下嘴砲的犧牲品。

H1N1病毒的圖片來自 CDC

被壓了……

昨晚在睡夢中突然驚覺被壓,不太知道該如何形容,因為這麼強烈的還是第一次;總之,整個身體都不能動,尤其整個下半身有被用力擠壓的感覺,嗯,其實好像有點性意味,但是是不太舒服的。大約只有幾秒鐘,就是熟睡中驚醒、發現被壓了、很生氣地想趕走那種感覺、然後就張開眼睛一切結束。醒來後盯著天花板,室友還在另一邊熟睡,看看鬧鐘是兩點四十,也就是我大約只睡了半個小時多。

一直以來我對這方面的事情還蠻鐵齒的,畢竟懂事後一直沒有遇到過什麼特殊事件,所以這次我也覺得可能是最近心理壓力太大,不過那種奇特的感覺讓我很能理解為什麼別人會說是鬼壓床。

小時候其實也有類似的事情,不過感覺完全不同。印象是聯考之前,偶爾下午會想躺著午睡一下,然後在睡夢中會驚覺自己學習時間不夠,要自己趕快起來。這時候就會發現爬不起來,感覺身體很重,然後很用力地想讓自己坐起,身體感覺被撕開(不會痛),等到坐起來後回頭卻發現自己仍在睡(所以爬起來的是靈魂?)。然後,就要自己再爬一次,這次也是很痛苦的想抵抗那股壓力(但是只是被壓著,而不是像昨晚整個身軀被擠壓的感覺),等到真的醒了,往往發現自己只睡了十分鐘而已。

嗯,以上算是經驗分享,我還是覺得自己是壓力太大的關係,不過那種感覺很特殊,雖然也不想再來一次了。(這該用啥圖片?胸口碎大石?)

squall - 石川智晶

 
『squall』是這次石川的新專輯當中我最喜歡的一首,雖然它當初只是單曲中的 c/w 曲,與『機動戰士鋼彈 00』第二季片尾曲『Prototype』一起發表,名氣自然大輸後者;不過它較為簡單的伴奏反而更能凸顯石川智晶的歌聲,也很幸運地這次專輯有將它收錄其中。

這首歌除了曲子本身外,石川寫的歌詞也很吸引我,其中好幾個片段都很感動:

どこからか拾ってきた
細長い枝で自分を囲むように線をかいた
誰も入って来ないで
ここは静寂の樹海
震えるほど圧倒されたいんだ
通り一遍等の言葉と温度はもう効かない
鳥肌がたつように空が騒ぎだす

雖然同樣的東西每個人感受到的都不同,甚至與原作者想描繪的情境也未必類似,不過當歌聲響起,自己便覺得受到救贖,如此就足夠了。

外籍生在臺灣之我見



這學期所上多了三個外國學生,對我們一般生最大的影響,就是原本專題討論課程除博士班需用英文報告外一律中文,改成碩二學生也必須採英文簡報,而擁有外籍生的研究室,也可能得把定期會議改成英語會話課;真的,對臺灣學生而言差異就僅僅是這樣而已。

其實一直以來校園裡就常常可以看見外籍學生,而這似乎也是許多學校的趨勢,希望能夠吸引外國學生,甚至許多評量學校或系所的評分標準就大剌剌地把外籍生比例也納入考量(算是國際合作的一種?)。基本上我並不排斥外國人,很多國外的學校也因為有許多優秀的外籍學生而提昇了整體學術表現。不過在之前與一位帶一名外籍生的教授聊天,我想臺灣在將外籍生比例作為評量之前,應該先認清幾個矛盾與事實。

首先,絕大多數會來臺的外籍生,其祖國多是經濟與學術水準相較臺灣為低的國家。這並不是壞事,人們原本就會往比自己所在地更優秀的方向前進,而且通常能出國留學的學生都是經過重重篩檢,也帶著一定程度的品質保證。然而,正因為一些先天水平的差異,很多學生在當地所受的教育可能並不完備,至少在硬體設施上是遠遜於臺灣的規格;然而,似乎有些老師會誤以為這些優秀外籍生都會成為「即戰力」,在一些國內研究單位也可以聽到有學者將這些外籍傭兵,無論研究生或博士後,當成廉價勞力在使用。

而對外國學生來說,在臺灣如果國語說不好,其實生活上還是有諸多不便。包括我之前看過一個學生到處找與自己專業不相關的課程修課,只因為那些是英語授課;而臺灣混亂的英語環境,甚至連所謂最國際化的臺北,捷運系統內的英文標示仍是一團亂,更遑論其他語系的外國朋友(應該不會還有人把英語化當成國際化吧?)。臺灣雖然英語教育起始年齡逐年降低,許多父母也花大錢讓孩子上補習班,但身為同樣受過這些訓練的我,很清楚地知道臺灣的英語教育還是不合格,每個人都號稱能說上一兩句,不過遇到外國人問路能完整表達的又有多少?

於是,在基本的溝通都成問題的情形下,外籍生的比例真的能代表一個系所或學校的國際化程度?而這些來臺留學的外籍生,許多在學成歸國後都會成為當地的大學教授或高階研究人才,這些人在臺灣能學到什麼?所謂國際交流,除了我們給予獎學金讓他們拿學位之外,又交流了什麼?我們都應該再多想想。

圖片來自這裡;我不是說外國人是黑羊,純粹只是我喜歡這張圖罷了。

Laphroaig 10 years old - 經典艾雷島泥煤風味


已經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品嚐艾雷島產的威士忌,都快忘了那獨特的消毒藥水味。上一瓶是幾年前買的 Ardbeg 十年,不過這次去看發現不少 single malt 都漲價漲得不像話,買了價格比較能接受的 Laphroaig。不過看來短期內大概不太會再入手威士忌了,無產階級的飲料還是非伏特加莫屬呀!

Laphroaig 十年 40% 酒體呈金黃色,香氣並不算濃郁,不過特有的泥煤味還是很明顯。跟香味比起來,艾雷島威士忌吸引我的還是飲用時的口感和韻味;一入口便夾帶著濃烈的煙燻與海藻味,雖然有點辛辣感但入喉卻又順暢無比,尾韻除了一點海風的鹹味外,還帶著一抹甜。品嚐後十幾分鐘,鼻腔中還持續縈繞著泥煤味和海洋氣息。

相較於溫和的高地酒和一直喝不慣的低地酒,個人還是偏好艾雷和其他島酒(其實也就多喝了一瓶 Talisker 10y),除了泥煤煙燻味和悠長的尾韻外,我想那種海洋的氣息也是吸引我的特色。

圖片來自這裡



補充提醒:未成年的小朋友請勿飲酒。

學術研討會之我見



今天到實驗室幫忙老闆主辦的一個研討會,雖說是幫忙,其實比較難熬的部份就是早上得早起,其他不過就搬一些點心或器材,然後還有事後的整理。這場研討會由於主題較明確(也是可以說狹隘啦),因此參與的人不多,也就四五個實驗室老師學生抓一抓湊起來的程度。相較於大型研討會,好處就是來的人多是真有興趣而不至於淪為大拜拜,壞處便是人數不足拼拼湊湊硬抓人頭擠出一個堪用的議程。

大部分的學術研討會最主要的功能應該是交流新知,並且更新一下學界裡的新舊人聯絡列表,但曾幾何時,隨著各式各樣的研討會大量增加,感覺第一個功能已經漸漸消失了。會議裡老是看到一堆忙碌的大老們匆匆開幕致詞後趕場下一個研討會,幾個年輕的老師費盡心思想推銷自己的研究成果(不過審查計畫的大老們已經走了),倒楣的學生被逼著上台報告或貼海報,內容可能僅是計劃書或是早已在數個研討會裡用過的,沒被抓到的學生們目標明確,就是研討會便當了。

其實辦個研討會往往弄得幾個實驗室學生們人仰馬翻,老闆們忙著聯絡湊人數弄經費也是很累,如果沒能達成一些學術功能,是否這些會議乾脆別辦了呢?很現實的問題,停辦一屆以後就別想再辦,也申請不到經費了,於是一旦開啟一個研討會似乎就像詛咒似地只能永無止盡辦下去,就看哪個實驗室倒楣負責這個會期;於是,漸漸地,許多研討會的功能就剩下分享八卦、消耗經費以及伴隨臺灣餐盒業者渡過景氣寒冬。

其實,研討會模式的學術交流自然是不可或缺,但是在臺灣其實有一個稍微小型的環節相對不受到重視,那就是讀書會。我指的讀書會不是幾個學生湊在一起討論作業那種,而是有興趣的學者們相約一起讀一本書或幾篇期刊,然後找時間相聚討論的那種。臺灣的研究人員都太忙,忙到沒時間讀書,而許多僅想拿到學位的學生們,願意讀自己研究範圍內的文章就上帝保佑了,更遑論什麼科學興趣;於是,這個很重要的交流模式在臺灣似乎一直炒不起來,我自己參加過的幾場讀書會最後都是不了了之。

示意圖來自這裡,其實一般研討會提供的餐盒都遠比這個八十元的便當高貴得多,不過要說有多麼好吃呢?嗯,它就是個便當,既不偉大也不卑微。

陌生的土地 - 鍾芭.拉希莉



發現自己最近看了不少關於印度(無論是印度人寫祖國、外國人寫作印度、或是印裔作家的作品)的小說;除了最近幾部電影轟動造成國內出版社開始注意印度文學外,不可否認地,這塊土地也開始慢慢向世界展現它特有的民俗文化與文學素養。

鍾芭.拉希莉(Jhumpa Lahiri)是第二代移民,基本上不算在印度住過,不過她在『陌生的土地』(Unaccustomed earth)一書中,用八個短篇描寫印度移民在美國的生活,而且大多集中在美國東北地區,也是大多數富裕的南亞移民選擇留學或落腳之處。雖然有人批評拉希莉的作品主題重複甚至每一篇讀起來都類似,不過我並不能認同,雖然我沒有讀過她之前的作品,不過反覆用不同的視角不同的方式摹寫自己所處的環境,不也是某些作家表達自己情感的方式之一,而且我並不認為這幾篇短篇中有失敗作。

這本書裡的主角大多是第二代移民,因此幾乎不再提到一般移民會遇到的族裔問題和文化衝擊等等,但是,所有的人卻又對這個孕育自己的土地仍帶著陌生。他們不再打心底渴望那個他們父母輩成長的「祖國」,也不再因為奇特的口音或膚色備受歧視,甚至因為多是富裕家庭出身,連一般人躲不開的經濟問題都彷若不存在;然而,他們仍然徬徨,因為不論是父母的祖國或是美國,似乎都帶著隔閡,都找不到認同感。而後,在這種帷幕之下,一個一個短篇描寫了每個平常人都可能會遇到的人生問題。

最平凡的東西總是最難寫的,因為你的作品會被逼著和世上每個人日記本裡的流水帳比較,『陌生的土地』裡的故事,其實也都是在日記本中可能會出現的事情。由此可看出拉希莉的短篇寫作已經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不過,雖然喜歡這部作品,還是不會給它滿分,畢竟刪去第二代移民的設定,剩下的部份便稍嫌不足了。

圖片來自博客來

送禮的藝術



這篇不是要討論送禮的藝術,只是要陳述我對這門學科一竅不通而已。

今天收到消息,所上要辦耶誕節交換禮物的活動。這裡有兩個莫名的點,第一是敝所其實是個死氣沉沉的單位,一點都無法跟這類熱鬧的活動連結起來;第二是在這個連取締性交易都得上網的年代,竟然還有人會想玩這種古老的遊戲,讓人禁不住想惡搞。結果一問之下,想出這個點子的是跟我孽緣同學邁向第七年的老朋友,有點天然的她會想到這種主意完全沒有讓我有意外的感覺,還真是無奈。

於是和同學開始討論可以送些什麼既符合要求(一百元以下)又要讓人放棄下次再辦同樣活動的禮物,剛結束無力的專討課程,鬼點子如泉水般湧出:抽取式衛生紙十二包入(嗯,很有用,你知道的)、洗衣精(居家實用好物)、飲用水一桶(住高雄怎麼可以不買水)、肉羹麵兩碗(現場備有餐點,所以你只能提著不知所措)、過濾海綿(養殖實驗生物必備)等等。訣竅就是要夠大讓你只能塞在機車腳踏墊處,還要無用中帶著實用性讓你扔也不是只能咬牙帶回家,最重要還要夠丟臉。

不過想了這麼多,我覺得最後我最可能會買的應該是巧克力,安全保險不丟臉的無趣選擇,連我自己都忍不住想唾棄自己。反正我本來就是個無趣的人,太有樂子的事情都只敢動嘴,一直以來都不懂如何討別人歡心,卻也無法刻意牴觸別人,只能默默當個沒有存在感的影子。

回到送禮這件事,這真的是我永遠也學不會的學問,就像點餐一樣,只能是沒意見或是隨便;以前跟人交往時也常常被拿出來念,我不是不在乎,也不是不願意去思考對方喜歡什麼,可是這世上真的有可以完全理解對方想法和需求而輕易做出正確選擇的人嗎?嗯,應該有,只是不是我而已……。既然如此,適度的給對方提示(最好是明示,如果對方跟我一樣木頭的話),然後如果說「都可以」的話請真的代表送什麼都會讓你開心,而不是都可以不過最好是我昨天在櫥窗裡看到的那個項鍊它好美呀。請愛護一些悟性沒那麼好但仍然可以真心對你好的朋友,謝謝。

圖片是 John Could 畫的 bower bird,雄鳥會在繁殖季收集美麗或顯眼的東西來裝飾自己的窩以吸引雌性前來交配。其實我本來想找鳥類在交配之前雄性會帶食物拜訪雌性的照片,不過 Gould 這系列手繪圖實在是讓人無法割捨。

感覺良好



二十日即將參加路跑協會舉辦的富邦臺北馬拉松,雖然只是半馬二十一公里,不過距離之前的太魯閣半馬已經過了六年了,應該是不至於無法完賽,但希望能跑進兩個小時內,這就頗有難度了。

最近的訓練頻率跟以往相比其實算很穩定,當然是不能跟大一最閒的時候相比,又在田徑隊裡,隨便就跑個十公里,跑完還可以加個幾輪間歇跑;不過大體上每週都能跑個兩三次六千,而且速度也控制得不錯,算是處在自我感覺良好的狀態。雖然還是晚睡,但每天也算睡到自然醒(只有六七個小時),以住校生的水準而言,還算是生活作息正常,基本上是很滿意目前的悠哉日子。

每兩天一次的練跑,雖然遇到晚上上課或回家或身體不適會休息一天,不過大致上也做了近一個學期。其實有發現我是那種一旦習慣一件事情後,沒必要去改變的前提下幾乎都能很持久的那種人;壞處就是,按照這種生活模式下去,如果完全沒改變,我應該會離人群越來越遠……我悲哀的人際關係呀!

圖片是電影『葉問』的海報,來自 Wiki,現在的我也要打十個啊啊啊!

Rotterdam - The Beautiful South



美麗南方合唱團是我早期西洋音樂的啟蒙樂團之一,當時買了他們的精選『Carry on up the Charts』後,便愛上那種看似輕盈的鄉村曲風,實則埋藏諷刺的黑色歌詞;我向來對那種話中帶刺的幽默形式毫無抵抗力。

後來追了一段時間,正好是他們最輝煌的時期,也就是 Jacqui Abbott 在的時候;Abbott 的聲音乍聽之下並不突出,但稍注意一下就會發現一種成熟性感的韻味,The Beautiful South 的歌本身並不難唱,但是要唱得那麼有感覺則是完全不同的境界。Jacqui 的歌聲正有這種魔力,她在團裡時發表的作品除了 "Rotterdam","Don't Marry Her"、"Perfect 10" 也都是膾炙人口的一時之選。美麗南方會成功,當然靈魂人物 Paul Heaton 的作詞作曲也功不可沒,不過後期的作品的確沒有那麼引人注意,他也在樂團解散後單飛。

Rotterdam 是我最喜歡的一首,MV 也拍得不錯;另外,美麗南方也是很難得我會刻意去找歌詞來研究的歌手或團體。

冬天來了


變冷了。

一直以來,我一年裡都分成兩季,暖季和冷季,服裝就是長袖跟短袖,頂多掛件外套調整;以我這種得過且過又流行冷感的個性,還要分厚薄或春裝秋裝,是很不可思議的事情,也因此我的換季常常晚別人一步。大學的時候因為寒流還穿著短袖,被人罵沒神經,可是每次一進教室大家就急著把窗戶全部鎖死教室封成密室,課多時在教室間徘徊的時間不長,那種情況實在是不會太冷。

昨天看室內溫度顯示十八度,晚上睡前也早已不能僅著內衣褲在桌前呆坐好幾個鐘頭,於是便把塞在衣櫥裡大半年沒動過的那床棉被搬出來,原以為晚上會比較好睡,沒想到躲進被子裡才發現鼻腔塞滿了霉味。折騰了一晚今天也不知道如何處理,頂多把棉被抓著抖它幾下,不過看樣子換成冬裝後得先把每一件都穿過洗個一趟才能比較舒服過日子了。

一個人過很容易就開始不修邊幅起來,但這輩子可能也就剩下這麼一段無拘無束的時光,想想還是繼續放任自己一陣子。圖片是以前在汐止租屋處享受艾碧斯(Absinth)的一景,沒有專用匙只好自己搭個克難的方糖火刑架。

With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



今天終於和學長碰面了,概略地討論了一些實驗的方向,重點是,我應該可以不必改變實驗主題,只是得用次一級的儀器進行。心中是有落下一塊石頭,相較於其他安全但沒那麼有挑戰性的題目,雖然明白目標是早日畢業,還是希望博士期間能創造些新東西。

隨之而來的問題是,這個題目學長和我都沒碰過,等於一切從零開始,實驗的方向和設計,當然就全權由我負責囉!阿鬼說過:「能力越大,責任就越大。」雖然我的能力沒很強,不過趕鴨子上架弄不出來也不行了,期望能找出幾個可行的方向和學長討論,期限就定在年底。學長的建議是,雖然了解整個群聚變動模式很重要(等於是背景知識),不過要期待這個部份能有具體成果太花時間,還是要想些能讓我畢業的小題目。

當場想到的一個是生物地理方面,一直很有興趣但是野外實驗又難以進行;另一個是短期事件造成族群變動,例如颱風,不過這也很可能只是造成族群均質化(homogeneity);還有一個是大陸棚分佈特性,近期相對於深海研究,沿岸的報告反而少,這是因為沿岸分佈模式太過單純所以不需要討論,還是因為陸源因子太過複雜難以推論呢?總之,這是接下來的課題,思考、資料閱讀與統整、提出假設、寫計劃書;有目標可以忙也是種幸福。

圖片來自這裡,我需要 ideas。

The Singleton of Glen Ord


Singleton of Glen Ord 12 yrs,最大的特色就是溫馴平衡,也因此無論原本喝什麼酒甚至滴酒不沾的人,都會欣賞這支威士忌(當然喝習慣島酒的可能會嫌她不夠有個性),尤其應該能得到不少女性朋友的好評。

瓶身是漂亮的半圓弧型,酒液呈美麗的琥珀色,入口滑順,帶有豐富果香與淡淡巧克力甜味,餘韻綿長平順。個人覺得相較於口感這瓶威士忌贏在香氣(我的味覺沒經過什麼訓練也是事實,喝不出威士忌的千百種滋味),甫開瓶麥芽香和果香便溢得滿室芬芳,算是很優秀的入門威士忌。

這一支高地威士忌其實喝了很久,香氣較剛開瓶時淡了不少,不過喝得時候還是會被同房間的弟弟嘲笑一番,因為酒香往往還是四處瀰漫。圖片來自這裡



補充警告標示:未成年請勿飲酒。

Back to Home Back to Top 牧神獨語. Theme ligneous by pure-essence.net. Bloggerized by Chica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