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瘋


討人厭的選舉終於結束了,實在受夠了每天的疲勞轟炸。即使完全不看新聞,但開個首頁、吃飯時桌上擺的報紙、無意間瞥見的電視一角,全都滿載著政治人物或某某候選人的一言一行,更不用說出門街上四處散置的旗幟布條了,簡直是強暴人民選擇接收訊息的權利。讓情況更糟地,還會有不少親友藉由即時通訊的狀態訊息,甚或直接假設你也關心這些議題而強迫傾銷。

臺灣人對政治狂熱的程度有時頗令人傻眼,當然,個人接觸的不多,不太確定是否世界上其他地方也是如此,但單從投票率與民眾的反應看來,是真有那麼點瘋狂。我似乎一直以來對選舉話題不是特別在意,雖然有自己的想法,但支持的對象上或不上並沒有那麼堅持,所以投票日由於過度擁擠的交通狀況,通常是選擇不克返鄉,或回去了也是廢票居多。當然,誰在位對局勢多少是有影響的,只是在臺灣這種兩大黨分庭抗禮的局面下,少數的聲音或是違反黨意的意見,基本上是不予考慮的,加上政治人物們彼此的私交與政治糾葛,侷限了「能夠成真的政策」的可能性,也減輕了在位者是誰的衝擊(換句話說,就是誰當根本不重要啦!)。

總之,接下來應該可以清淨一陣子……吧?今早看了看街道,似乎整個城市有種祭典過後氣力盡失的落寞感;有些可笑卻也有些可憐,加上一點點淒涼。結果並不太意外,雖然之前的不幸的確造成一些影響,不過看到多數人只在乎事件對選情的衝擊,讓人不禁又鐵起心腸冷眼旁觀起來。

最後,我其實很不喜歡放些太過意識形態的東西在這裡,不過這張照片實在太腐啦!!!周縣長(實在頗可愛)抱得那麼緊就算了,都要親下去了呀!然後,完全可以看出朱市長正在進行一個閃避的動作。在寒冷的天氣裡,不顧四周眾目睽睽與眾多的攝影器材,兩人打得火熱彼此間都快冒出水蒸氣了,真的好糟糕(糟糕的是你的內心吧 XD)。這麼精美的鏡頭以後看不到怎麼辦啊啊啊!(倒地打滾)

上一段純粹是個人腦補妄想,全屬虛構,並無影射任何事實的成份,請不要告我,謝謝諸位大德高抬貴手(跪)。照片來自蘋果日報。

週期性自我厭惡症候群


對最近的自己並不是很滿意,不知道其他人是不是偶爾也會有這種感覺?有時候,剛完成一件工作、看了一本書、做了某件事,似乎會自我感覺比較良好一點。至少,感覺自己稍微離米蟲的等級遠了一些。不過,最近的感覺卻是恰恰相反地。

一事無成總是令人喪氣的,即使在沒人要求的情況下,偶爾也會因為某天太晚起床而生自己的氣,不過那樣的程度和厭倦自己的無能比起來還是有差別的。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覺得待辦事項越積越多,覺得身旁的人事物都在和自己作對,甚至開始自憐自艾了起來,然後就更討厭自己而成了惡性循環。

總之,最近正處在這種狀態下。這感覺其實也沒那麼陌生,NEET 的那些日子,每天幾乎都是同樣的感受,討厭自己也討厭別人關心自己。雖然現在還是在就學中,而且剛完成新版計劃書,並不完全算一事無成,只是,當感受到認識的人開始有進展有突破時,仍是有在原地踏步的感覺。

此時該告訴(催眠?)自己的:其實我的努力還遠遠不夠,每天仍是輕鬆愉悅的生活;別人在努力掙扎的時候通常沒注意,等人家功成名就了才來嫉妒欽羨,多醜陋……

於是,就這樣,一天又平安的過去了,感謝飛天小女警的努力!

家裡蹲小森霧的圖取自這裡。絕望先生裡的各種人物典型套用起來還蠻方便地,不過,雖然網上一堆擷圖,真的有感覺的還頗難找。

嫌消費世代


「嫌消費世代」是這幾天聽到的新名詞(參見這裡),似乎在日本被提出不久,還有專書討論。查了一下中文的文章還不多,不過依據臺灣媒體「慢半拍卻又愛炒新議題、並喜好扭曲原意以歧視特定族群」的習性,相信這詞不久後就能在各大媒體上熱烈討論個一陣子。

這個詞彙指對消費行為極端消極的世代,他們有經濟能力,但卻不把錢隨便花在購買名牌、車子、房子、國外旅遊等這些過去世代可能會砸下重金的地方,甚至連下班後都不再應酬或參與社交活動,寧願自己窩在家裡做些不花錢的運動。而過去令人趨之若騖或是代表社經地位的名牌商品,則不再是品味的象徵,甚至可能是被蔑視的。於是,自然會有經濟學家跳出來大聲疾呼,不消費就會造成經濟低成長甚至使國家滅亡云云(我說如果一個國家會因為這樣滅亡,那表示人民本來也就不太需要它吧?!)。

初聽到這個詞,恍然大悟原來不是只有自己有這種想法,而早就成就一個世代一種流行了。不過仔細想,的確這也不是近幾年才有的現象,大約從網路流行後就已經呈現這個趨勢,後來的泡沫經濟與金融風暴只是更加助長了這種風氣罷了。

是的,又有啥好買?消費除了增加原已荷包滿滿的商人們的資產、好讓他們繼續增設血汗工廠壓榨勞工、讓經濟學者又有東西可以說嘴之外,對一般人來說,不過就是把好不容易纂來的血汗錢又投回別人手中罷了。用不到就不買,抑制消費其實才是環保的捷徑,就如同降低出生率一樣,可惜這兩個絕對有用的方案都違背經濟學原理。看看現在的各種媒體,早就成了商人宰制的狀況,各種莫名的節慶活動、各種象徵身份地位或流行的精品百貨,哪些不是被集體炒作出來的?中秋烤肉、白色情人節、已經退燒的腳踏車現象、各種名牌與 3C 精品,不想被牽著鼻子走,不吃這套的結果,就成了所謂的嫌消費世代而被當成標靶。

雖然這麼說,其實某方面而言我還是相信名牌(或品牌)的,與其花個數次買進一堆用不順手的便宜爛貨,不如一次到位(並不是指直接買最貴的,而是最合用的),相較之下所花費的並不見得比較多。不過,這當然與盲目追求名牌是有差異的,至少,不必再跟著廣告詞走,想買什麼自己決定,網路上的各種評價看看就好,反正永遠都有狂熱粉絲或匿名廠商藏身其中,實際用過、摸到才算術,其他統統是假的。所以,追根究底根本不是嫌棄消費,只是有了自己的想法罷了。

主圖是 Hermes 的火柴,喔,請別誤會,我不是對它有什麼敵意,相反地,Hermes 是我個人很欣賞的名牌,這盒火柴也很美,只是,我不會去購買它罷了。

一朝被蛇咬的膽怯


不知是否是秋天的緣故,或者月圓的關係,或是這陣子看太多戀愛向的作品了,最近突然有點多愁善感起來。

原來,我們自稱海枯石爛的感情,竟然如此易碎,只要稍加點意外就能分崩離析。當然,這裡是指穩定期以後的狀況,剛在一起時的纏繞濃到化不開又有誰能分割得了,然而陷阱卻也在此,彼時的誓言與約束又真能算術嗎?還是事後得用一時衝動來解釋一切?這些,只是更顯示羈絆的薄弱罷了。

當然,不是想輕易否定所有的情感;基本上,我還是相信愛情的,雖然這詞本身就有問題,愛情不是特定的某人某事,你要怎樣去相信它呢?只是,知道這檔事的脆弱,才會更加去細心呵護,而不是老想用些莫名的手段去挑戰或測試它。話雖這麼說,不過全無考驗的愛情,又會被當成平凡,而平凡總接著無趣,這下又成了出軌的藉口。到底要怎樣去拉這條界線呢?又或終究只能是無解的循環?

有點像在無病呻吟,卻都是真真切切遇過的窘境,當時不懂所以搞砸了,現在懂了卻未必能做得更好。所以,這是我仍在逃避的原因?或者其實根本就沒有什麼所謂的機會,場上人們的眼睛仍是雪亮的,分得出績優股與水餃股,僅此而已。

主圖是農曆十六的月亮,攝於入夜覓食之前。一個永遠也拍不好卻老是想拍的主題。

我在這裡唷~


還蠻常被問「為什麼會選擇這個研究題目」這類問題,簡單說的話,不過就是機緣湊巧罷了。只可惜人類的好奇心往往不因標準答案而滿足,總期待多一點特別、多一些神諭。其實選擇方向不就跟抓周一樣,眼前有啥就抓住啥,完全沒碰過、不理解或沒機會接觸的領域,又如何會投入呢?

想像力是人類的天賦,不過想像不全然是毫無邊際的,而是肇始於自身原有的經驗與能力,換句話說,就是受限的。所以科幻或神怪小說裡的怪物總不脫那幾種雛型與藍本,外星人或機器人不是人形就是蟲狀,如果認識某些較罕為人知的生物,更會發現被應用的部份少的可憐。如果你認識 Onychophora、Loricifera、Priapulida、Tardigrada、Siboglinidae、海蜘蛛、奇蝦、噬菌體,或是看過一些掃描式電顯照片,或是知道形形色色寄生生物的生活史,絕對會懷疑為什麼這些點子沒被廣泛應用在大眾作品中。而現在不斷在冷飯熱炒的那個幻想世界,恐怕遠遠不及真實世界裡的精彩程度。

會走進這條不歸路,也不過就是運氣好多看了一些東西,多了解一些事實,更知道我們連蘋果表皮都還沒有摸透,就在不知不覺中越走越深了。至於朝向哪個方向,不過就是遇到某些人某些事,一環扣著一環便毫無反抗地被拖往此處。我想,大多數人會站在自己立足之處,大抵也都是同樣的因素吧?

主圖是許久前出海採到的某種藤壺,其實相較之下並不算是很驚人的收穫,不過,應該也夠唬唬人了。

網路連連看之今天你加了誰


科技來自人性,放在現代樣樣都講求效益的商業化社會來說,其實是有點可笑的,一切手段不過就是要騙你繼續掏出錢來罷了。而所謂以消費者、使用者優先的狀況,更是極為少見,有時甚至連用戶本身都忽視自己的權益,又如何要求廠商考量呢?

最近在用 iGoogle 時,時常覺得首頁預設的即時通訊欄位很礙眼,甚至還會提醒你加某人為好友;我想交哪些朋友,難道還用得著你管!這也是為什麼我持續抗拒擁有 facebook 帳號,即使我的一干好友全都靠它溝通並更新近況,我也知道這種堅持會讓自己減少不少機會與資訊。當然有人也許會說,有討厭的人加你不加他就好,也是有拒絕選項的,不過很多時候某些人在你心裡的狀態其實很微妙,而且人類不是自詡為萬物之靈,現在竟然連交個朋友都需要人工智能幫忙「建議」了,自己無法判斷嗎?真的有放不下的友人,無法靠自己去找到嗎?或是只要按個按鍵,就覺得自己又與某人拉起連結,再來有沒有繼續聯絡就不是那麼重要了?看看自己的 msn list,即使是一個一個用手輸入的朋友名單,當中都有一半是幾乎有一年以上未曾敲過訊息的。所以,我們真的還需要更好的朋友搜尋裝置?

其實在電腦作業系統也有個討人厭的設計,程式當了,就問你要不要回報,不知道有多少人會按回報?對大多數用戶而言,回報能寫些啥?我上網、打字、看影片、畫圖……做到一半就當了,這樣的回答對程式設計師們——1.極有幫助、2.稍有幫助、3.普通、4.沒有幫助。有沒有覺得這些選項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於是,我們總是用著補鍋匠拼拼湊湊弄出來的半成品,還得扭曲自己去習慣他,甚至還有人收學費來教導你習慣這些補釘呢!(喔我知道很多討厭的設定可以關掉,不過個人認為這些東西應該預設關閉,而非等人覺得煩了去想辦法關掉它。)

我如果真的想打鬼,自會去買個吉備団子來交朋友,請別再幫我隨便牽線了。

Yeah, it's Monday again!


我想我漸漸可以體會為什麼許多文化裡都有所謂的星期一症候群,無論是叫做 Blue Monday、サザエさん症候群或其他。休息了一兩天以後要重回正常軌道自然是很累,但是像我這樣無事忙的死學生,一天混過一天,基本上每天做得是相同的事,為什麼又要討厭禮拜一呢?

時間或截止日不可能因為週末而停下腳步,所以週一的確累積了較多的工作,不過這大抵只是部份原因。討厭地是得面對來來往往的臭臉人類,為什麼週一路上人這麼多呀?明明其他的平常日子感覺沒這麼擠的;去裝個水也遇到人、上個廁所也遇到人,突然想到以前朋友曾說在臺北捷運看到一堆人在車廂裡就忍不住想放個無雙,可惜現實世界裡沒這麼好的事。星期一是必修課的日子,平常不會出現的人都會加減閃現一下,連福利社便當都得用搶的否則只能陪麻雀玩沙了。

今天門板也響個不停,加上老闆那個急性子,三不五時要進來問那個誰怎麼不在我有十萬火急的事情要交代(通常都只是鳥事 =_=),想定下心來寫個東西都沒辦法。嗯,我必須要承認這個週末被我混掉了,所以現在得加緊趕工,不過這樣的工作環境實在沒有激勵人心的效果。

話說回來,既然週一大家心情都不好,那麼是否更該笑臉迎人,讓大家忘記回歸崗位的痛苦,一起攜手度過這難熬的藍色星期一呢?可惜此處不是那種熱血部落格,所以我今天還是擺了一整天的晚娘臉,順便把看得到的人都酸了一遍。

加菲與星期一的合照來自這裡

週年慶之禁不起一場陰雨


花了大筆經費,規劃頗久的週年活動,一場陰雨襲來立刻明顯少了大半人氣。鋪了半天的柏油路上(而且最後還有趕工嫌疑,路況比未整理前更糟)也是冷冷清清,我承認自己一早看到灰濛濛的天際線,有點幸災樂禍的感覺。

一直以來都很討厭這類歌功頌德的活動,五年過去、十年過去,其實只對身在其中的人才有意義,或者更常是只對當下的人有意義(因為評鑑是評現在的人而非過去的)。而人類偏偏又是很容易遺忘的生物(或說很容易分心的),工作忙了、小孩大了、突然有點其他的雜務、甚至僅是今早有起床氣,那些懷舊活動就成了第一個可以捨棄的對象。於是今日的低人氣完全不意外,即使官方已經動用不少手段想多拉點人過來,想必抽獎結束後陰風陣陣的呼嘯就會貫穿整個會場吧!

遺憾地是錢已經花了,還是要有事後報告,於是一張張的簽名條、活動照片、錄影、貴賓名單、行程表等等,就成了「活動成果」。彷彿除了吃飽喝足之外,每個參與者都獲益良多,單位也鼓足勇氣準備衝向下一個十年。

今天,一如以往,只是吃得飽了點。

主圖是美國太空總署 NASA 在 2008 年慶祝五十週年的 Logo。網路上隨便搜尋到的週年慶看板千篇一律,多是紅色,然後不是花就是蛋糕,偶爾還放個煙火加個氣球,這是個人比較欣賞的設計,唯一較突兀的地方在於 NASA 的標籤似乎不太融入背景,這……

地球(ほし)の果て—折笠富美子



『最終兵器彼女』,雖然是 2000 年的作品,並在 2002 年就已動畫化,不過一如往常我到最近才看完。單純就動畫來說不能算傑作,雖然也該考慮電腦技術今非昔比,但原作的確是十分優秀且值得推薦,尤其對時常認為自己孤獨的現代人而言。

雖然作品名稱如此,可是不必期待有什麼驚人的戰鬥場面。本作如同它的副標題「The Last Love Song on This Little Planet」一樣,就是個小小的愛情故事,關於兩位高中生,跟外界的地動天搖世界毀滅毫無關係,遺憾地是世界並不想放過他們。也許聽來有點俗套,不過本作劇情鋪陳良好、人物互動寫實;況且無奈原本就是各種不幸當中,最不引人注意卻又最深沈最無法逃避的,甚至跟朋友訴苦都會被嫌棄小題大作。

音樂當然是動畫的亮點之一,相較於 OP、ED,個人還是最喜歡這首劇中沒有完整播完的『地球(ほし)の果て』,演唱者折笠富美子也是女主角千瀬(ちせ)的聲優。歌詞很簡單,甚至是直白到有點肉麻的,不過,有時候我們的確比較需要正中直球。

非實用野鳥圖鑑—富士鷹茄子


非常有趣的作品,我承認我是因為他機車的插圖才購買本書。

從前很愛買圖鑑,幾乎到了無論品質一上架就立刻入手的程度,不過後來一方面自然書籍大量出版,另外也發現圖鑑一旦不完整或有缺失常常就成了無法彌補的缺憾,而出錯卻又總是在所難免,便不再收集了。況且圖鑑類的書籍說實話實用性不太高,因為一般人也很難有機會看到那麼多種形形色色的生物,鳥類已經算是其中最容易吸引人的。

雖然號稱非實用,其實作為第二本鳥書而言本書非常有參考價值,惡搞的圖畫對於記憶特徵十分有幫助,甚至效果可能超過規規矩矩寫實版的圖鑑。當然,在鷸科、鶯科作者仍不免栽了跟頭,不過想光憑外表顯眼的特徵要區分所有的鳥類,原本也就是不可能的任務(突然想起之前曾聽某人聲稱鳥功強大的賞鳥人足以取代真正的鳥類學者……)。若是熟悉鳥類而能看懂書中的笑點,就會發現其實作者功力深厚,那些學名、羽色、尺寸、鳴聲、行為等等,不再只是死板板的文字描述,學術知識也能轉化成為生活情趣。

總之,這是本很歡樂的鳥書,值得所有對鳥類有愛的人收藏。圖片取自遠流博識網;將這樣的圖版毫不打折地畫上一百五十張,約略就等於本書的內容。

去你的綠豆糕


在瘋狂追動畫番一年多後,最近終於覺得自己已經看過相當比例的作品,也比較看得懂網路上的討論(以及其中所夾雜大量讓外人弄不明白的專有名詞)。

不過在看一些關於動畫的評論時,發現原來大家喜歡什麼討厭什麼還是得經過別人的檢定(人類的劣根性?),明明心得結尾掛著「一點淺見請多指教」,但只要有不同的聲音出現一定要奮戰到底,這樣難道不是很痛苦嗎?我當然很能理解對別人認同自己看法的期待,這也不僅限於某些領域,有些人更費盡心思地大量舉例或引用以佐證自己的看法,不過看過「廚」(其實就是 fan 呀~非得多弄個名詞以劃分非我族類)的定義後,剝掉那些莫名所以的原因與虛假的客觀,其實,不就是有愛與沒有愛的差別而已嗎?

別誤會,其實我很愛看這類動畫心得或劇透,總也能從中找到一些自己在觀賞過程中遺漏或忽略的某些有趣觀點。只是,在這些有趣的討論裡總少不了戰文(就觀點不同罷了),除了影響閱讀心情外,也頗替辛苦分享自己獨特觀點的朋友們抱屈。以前我也曾是如此,不管是什麼議題,非要在網路上與人唇槍舌劍至死方休,逼得別人得接受自己的偏見或是放棄不吵為止;而當時的我偏偏只有時間比人多,因此常常把別人的不計較當成是自身的勝利。現在則比較能體會從前對手們的疲憊,看到筆戰直接跳過。tl;dr.

雖然起步較晚作品又多如繁星,不過要篩選該看什麼,最簡單的方式還是上網找討論或劇透,看多了就會發現某些網友的口味與自己比較相近,再照著他們的模式去找就好。但即使是這種方式,還是偶爾會有踩雷的時候,畢竟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所以再怎麼相似的腦袋偶有不同看法也是頗正常的,那這時候該怎麼辦?摸摸鼻子就算啦~不然呢?別人又沒欠你。

沒想到自己也有寫雅量文的一天。但仔細想想,網路上每日成千上萬的筆戰,十之八九其實都來自稿紙與棋盤之爭而已。圖片是綠豆椪,請不要深究為什麼會放這個,純粹因為我比較不愛吃綠豆糕的緣故。

出國進修?


雖然最近出國留學的人口有降低的趨勢,不過藉由各項補助與合作計畫而得以出國短期進修的學生越來越多了,幾乎每個月都可以收到各種名目的出國獎學金,無論是國際會議或跨國合作,一方面這類國際合作通常也是各種評鑑考核的項目,所以各校系所也樂得鼓勵同學多多出國。但是,這樣的合作,到底成就了些什麼呢?又有多少實質的功效呢?綜觀這幾年來看到身邊的例子……

如果是請國外的學者來臺,幾乎都是為了幫忙寫文章,我們出錢他們出頭腦,或是來場所謂的國際會議,會後一起在台上拍照,然後加上會議論文集之類的東西,就成了有利的「成果」。如果是教授們出國,則多半也是參與會議,一兩天至一週的議程,從國內大拜拜轉型成國際大拜拜,到底能做什麼也不清楚。

學生出國呢?這個暑假看到幾個例子,比較好的去當地採集一些樣本,有的參加一週的會卻待了一個月,跟在地的同學到處玩,更糟一點的還涉足風化場所。而所有的這些,都是有申請補助的,事後的報告剪剪貼貼也未必有人會看。

當然,我絕對不是抨擊所有的國際合作,不可否認地,還是不斷有優秀的成果出現,畢竟上述這些僅是片面,而且不同領域習慣也不同。然而,這些是多數或少數呢?又要怎麼評定到底合作的成效如何呢?名字掛成串的科學論文,是否就是成果的保證呢?我不知道,這似乎也不是可以輕易解決的問題,只是即使有再多的評量考核,終究無法以單一的量尺來計數複雜的人類行為。



圖片來自這裡。登機通道,似乎連結著不同的世界。

溝裡的小朋友


最近忙著思考未來人生的方向,所以暫時也沒有多餘的心力想其他事情,部落格也只能放著生蜘蛛網或木耳,偶爾才撒些廢水,雖然說一直以來也沒有多少營養的東西就是了。

前幾天才拍下的淡水蟹,就在平常停車位置旁的水溝裡,其實之前就注意牠們很久了,也許潛意識裡這也是我買相機的原因之一?校園裡會讓我駐足的地方其實頗為侷限,不過就那麼狹隘的區域裡,會讓我想舉起相機的就計有數種花鳥爬蟲(原本想列表,但想想以後多半會漏氣,所以暫時保密一下好了)。當然,很多只是想想而已,真能碰上手上又恰好有相機然後還要拍得好,對我這手拙的傢伙而言是有那麼點困難。

小螃蟹拍完沒多久,這兩天卻發現水溝已完全枯竭了。缺水乾涸的時候,水溝裡的螃蟹們上哪兒去了呢?

八點五十九分五十九秒的打卡


學校這幾日來為了年度校慶在擴大準備,忙著挖路重鋪之類的表面修繕工作。感覺跟小學生在早晨檢查手帕衛生紙時才急急忙忙跟隔壁借的模樣頗有雷同之處,或者是如電影一般總在最後一秒才閉著眼睛把炸彈的線剪下去,其實無論剪對剪錯,提早一分鐘剪跟最後一秒剪,結果不是一樣嗎?

說起來這種擴大規模的校慶其實我也聽過不少次,反正每逢尾數是五或零就得來這麼一下,算起來也蠻頻繁的。而所謂擴大舉行除了在原本就已滿檔的行程裡再硬插幾個節目外,不外乎就是多找幾位大老或有錢有力人士前來捧場,順道邀些節目記者前來採訪,看台上的位置則要盡量擠滿人才不至於失了門面。一切務求營造出一股欣欣向榮再戰百年的氣魄,當然,真正在乎地也就是下個年度的經費會不會增加、能不能多哄幾位高中生進來。

其實校園裡的柏油路爛很久了,凹凸不平不說,幾個大拐彎加上大小快慢車爭道,意外事故從來沒少過,但常見的補救措施不過是哪裡摔車就在哪裡立個警告牌或把那裡的洞鋪平罷了。題外話,人行道更糟,不過因為很少人走所以直接被忽略了,好像也很少聽到有人抱怨。這次總算藉口「因應校慶統一工程以節省經費」,將所有的道路打掉重作,原以為至少可以撐個一年半載,結果不知為何東鋪一段西補一塊,有的路段則原封不動,尤其像我們這種地處偏遠的大樓,柏油就重鋪到門前為止,反正來賓也不會走到這麼裡面來了。所以,這是在推廣拼貼藝術或是什麼後現代意象我這蠢人無法體會?

其他太過細節的部份我也懶得罵了,什麼施工日期朝令夕改之類的,反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滿腹委屈。另外,校外的馬路也挖了又填填了又挖很久了,看樣子要等選舉結束以後才會停工,然後就留下滿目瘡痍。圖片取自自由電子報,搜尋到最多的其實是某篇日本人鋪柏油路的方法,不過同樣的圖貼來貼去沒什麼意思,所以還是放上一張典型的臺灣路面圖。

Back to Home Back to Top 牧神獨語. Theme ligneous by pure-essence.net. Bloggerized by Chica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