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 - 石川智晶



覺得昨天那樣混雜著寫太隨性了,所以今天延續心情繼續慶祝石川大姊生日,來聽首歌吧!

『淚』是動畫『幕末機關傳說』的插曲(大姊好像不少作品是這種模式,這樣能見度差很多呀),原本以單曲形式發行,而後收錄在 2007 年的專輯『僕はまだ何も知らない。』之中,也是這張專輯裡我十分喜愛的一首。只以簡單的鋼琴與吉他伴奏,配上副歌裡反覆吟唱出地蕭瑟寂寞,在夜裡一個人帶著耳機,真的會被帶回過去的某個時間某個景緻裡。

涙 淚の雫が落ちて 朽ちかけた月が浮かんだ
涙 淚ガ伝えるすべてをひとつも逃がさない気持ちで
其實,已經不太記得淚水的滋味了。

慶祝專題討論結束與石川智晶生日

好混搭的標題……

之前忙於專題討論報告的準備,一整個將臨時抱佛腳的定義發揮到極致,今天終於完結了,感覺這學期已經過了一半(喂~不是還有資格考和計劃書嗎)。準備時間太短加上緊張,所以這次依然是讀稿機模式,不過說真的博士生報告給碩士班打成績實在也頗可笑,到最後就是看有幾個人對你不爽罷了。的確我表現沒很好,但我一點也不覺得自己是今天講最差的,有些評語還人身攻擊是怎樣;嘛,不過我現在脾氣很好了,成績有過就好,才不會在意這種小事情,難道別人說我長得醜,我就得躲起來暗自垂淚嗎?

重點是,噹噹噹噹,今天也是石川智晶大姊的41歲生日(據說年齡是秘密要劃掉,阿我應該是不能叫人家阿姨所以就是大姊了)!偷連一下「石川智晶應援團」。介紹寫得真好那我就不用自己想了 XD,萌屬性那裡完全無誤呀!!!然後我也要哭一下今年都沒有新作品,至少來張單曲吧~阿計,是說戰國 BASARA 第二期快上了,這樣應該會有新作,附帶一提之前第一期於第六話出現的插曲就是石川大姊的『落淚』。

網路上的評價部份,我很同意她是把梶浦由記的曲子發揮到極致的歌手,之前聽了 Kalafina 唱的空之音 OP,的確也是不錯,不過他們的整張專輯聽起來感覺還是沒石川演繹的好,當然這是很主觀的個人意見就是了。總之,石川姊姊生日快樂。

圖片來自石川智晶官方網站喔。

Miya字解日本:十二歲時 - 茂呂美耶


很高興這不僅僅是另一本『字解日本:食.衣.住.遊』,茂呂美耶在書中引用了更多中、日、臺、韓的古文典籍與民俗傳說,同時也感到慶幸地,她還是維持了一貫輕鬆閒聊式的寫作模式,讓人讀來毫無壓力又興味盎然。

Miya 不斷提到,日本是注重節氣改變的民族,於是四季不同的風物詩,巧妙地隨著十二個月的節日安排,推動著一整年的日本風情。相較日本儘管社會進步卻不斷地守護著傳統文化價值,身處亞熱帶的臺灣雖然四季不明顯,但從前隨著時節更迭而進行的各種祭典儀式,卻早已在盲目追求經濟與現代化時被棄如敝屣,甚至當作迷信落後的象徵。如此差異,值得我們深思。

最後,文中所附給父親的一封信,讀來真是令人感動,臺灣的親子關係向來比較隱晦,我家裡應該不會出現這樣的東西吧~(笑)。圖片來自博客來

狗窩重新粉刷

說是版面修改,其實也就是上 Btemplates 找範本然後灌進去罷了,不過還是費了一翻功夫;因為原本的版面很單純,所以套上太複雜的範本就會一團亂,底色也是個問題,原本是白色換上其他任何顏色都會讓人崩潰,結果弄了一整個晚上啥也沒做。其實這種東西應該在部落格剛設好就要一次搞定的,弄到已經有了一堆無法挽回的文章,怎麼改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加上我是網頁語法白痴,很多東西想改不知道怎麼弄,就摀住眼睛當作沒看到了。

嗯,總之就先這樣,腦袋一團漿糊,雖然還有很多地方可以調整,不過我相信自己的惰性可以戰勝一切(咦?),這裡應該暫時就是這個樣子了。

占星學與其他種種


今天在上某堂課時,老師正檢討到我的作業—也就是自傳,突然冒了一句「你是不是 A 型」,楞了幾秒,才回說是,她才解釋因為覺得我在刻意隱藏自己。其實大部分的人可能或多或少都有類似的經驗,有時會覺得神準,不過換成星座的例子,幾乎每個猜測我星座的都要猜個十次以上(也才十二隻是要猜幾次),最後猜對才說「一點都不像」或「嗯,好像偶爾真的有一點那個樣子耶」甚至是「那可能你受到月亮或上升星座的影響比較大」。

不管相不相信那套,每個看了血型、星座、紫微斗數、八卦命盤、心理測驗等等的解釋後,最常會發現的,就是「這些講得好準跟我好像,那些我不會這樣耶」,大概很難有真的百分之百命中的,也很難有完全不命中的。雖然有人說這些都是統計出來的結果,不過我也傾向於的確是有某些規律存在,只是界線是模糊的;以血型來說,血球表面抗原既然受到遺傳控制而且的確是生理現象,那麼或許它真的由於某種途徑而使得帶著某抗原的人比較容易有某些特質(真是把不確定性發揮到極限了)。

雖然這樣說,但除了如此這般地某些影響,我們還受到各式生長環境與人際關係的差異,所以同一型的人不完全相同也沒什麼好奇怪的。因此,對於這些東西,我通常抱持著笑笑就好並不特別排斥,畢竟小時候翻農民曆也是很大的樂趣之一,封底的食物相剋圖一直是我的最愛(我好愛雞屎白,有誰吃過快告訴我有沒有效~)。

圖片是農民曆背後的食物相剋中毒圖解,來自這裡。我本來想放占星學的星座圖,有些中古世紀的典籍繪圖超精美的,可是寫到食物相剋圖吸引力就完全被吸走了……(默)

還是沒有任何微網誌帳號


在 Twitter、Plurk、Facebook 這類微網誌興起後,似乎也真造成一堆 blog 關站,資訊產業總是這樣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也通常真的在沙灘上死無全屍。不過我長期在追的幾個部落格倒是都完好如初,雖然有不少都增加了微網誌的欄位,但大體而言更新頻率沒受到什麼影響,對我來說 Plurk 裡的東西也通常不太容易吸引我去點閱。

微網誌最大的差異就在於字數限制,對我這種兩三句湊不成詩的文殘來說,想用一百個字講完所有想說的有點過於強求了,當然講多一點可能只是更囉唆啦~不過至少想表達的有出來不至於語無倫次。另一個是保存問題,現在的搜尋引擎技術已經不是幾年前所可以想像的,我可以很容易找到五年前某人寫過的某篇文章,即使那個部落格早已停止更新許久,相對來說我卻少有搜尋到微網誌的東西。也許是我個人偏見,大多數微網誌的內容也不那麼有趣。

其實微網誌對我來說最大的罩門是它的互動模式,即時互動如果寫完後一直沒人回應,感覺一整個很淒涼,部落格反正寫了丟著自己開心就好,雖然沒人強制規定該怎麼玩,不過就這點微妙的差異讓一整個風格大不同。若沒有三五好友隨時在線,其實微網誌效果不明顯,如果只有朋友一人,可聊的話題又天南地北葷腥不忌,則不如留在即時通訊。

Facebook 找朋友的功力也太過強大,一下子做過什麼壞事統統被挖出來,讓我這個很想低調的人覺得宛如蛞蝓被丟在大太陽底下,可能還隨手撒把鹽。說實話,現在也是偶爾會擔心自己是不是寫太多,不過很多東西不記下來真的就隨風而逝,或更慘地隨著時間如落葉一般慢慢泛黃凋零分解,到最後回頭想拾起時只剩下一團腐植質了。

雖然現在偶爾還是有朋友會念我「你怎麼還是沒有 Facebook 帳號呀?」不過想想也許再過一年可能又多一堆荒廢的微網誌和幾個沒用的帳號(跟賣不出去的腳踏車一樣,這下次有機會再講),還是罷了。主圖來自這個可愛的著色網站,只是覺得這隻鴿子跟 Twitter 當初給我的感覺有點相似。

In My Dream - 真行寺恵里



這兩天在玩ニコニコ的「作業用BGM」(就用功時的背景音樂,不過對我來說多是作業妨害用,因為常常聽一兩首就會忍不住去查資料……),其實很久已前就知道 niconico,不過之前因為完全不懂日文很懶得去申請帳號,這兩天一時興起(阿就人在最忙的時候通常最會專心在其他事情上)玩了一下。我對一般的動畫歌曲其實蠻沒有愛的,尤其是電子合成器系列,不過昨天聽到這首『In My Dream』立刻從昏昏欲睡之中被打醒。

這首歌出自真行寺恵里的第一張單曲,由她本人作詞作曲,並且被 1998 年動畫『ブレンパワード』(Brain Powerd)當成片頭曲,最原始的 OP 影片是女角色光溜溜地在機器人旁邊飄來飄去,其實還蠻有特色的,不過當時也因為如此被臺灣禁播,就不在這裡放了,有興趣的自己去搜尋(是說也不太難找)。這首歌後來在日本 2ch 於 2007 年票選百大動畫歌曲又入榜第 43 名,所以從發表至今一直都有人在部落格分享,即便歌手本人已經在 2005 年結婚去了。

開場由溫馴優雅的鋼琴聲帶入,旋即轉為炙熱強烈的搖滾曲風,真行寺恵里這種近乎嘶吼式的唱法在東方國家相對比較少見,而她本身高亢清亮的嗓音也是頗引人注意。查了一下歌詞更感到欽佩,因為要如此鮮明地表現女性的慾望與空虛,在被壓抑甚久的日本社會裡吼出來,的確是需要許多勇氣的。網路上找到的幾種歌詞翻譯大致可以讓我腦補出完整的內容,不過總覺得少了點味道,就不轉載而讓大家自己去體會了。

當老闆不在家


這個月老闆人常在國外,這幾天正好不在,果然有些人就沒按照平常作息出現了,就算出現的也未必在工作;對我來說,反正平常就不太甩老闆,所以他在不在跟我的生活作息其實沒啥關係;並不是要說我有多乖別人有多虛偽,只是對於很多老師們的實驗室管理方式有點感慨而已。

現在的老闆還算好,屬於放牛吃草型的,很多教授習慣將研究生的作息表緊緊抓在手上,甚至我聽過某位老師在實驗室天花板四個角落裝上攝影機監視成員們的一舉一動,連離座去上個廁所都還得簽名並不得離開超過五分鐘。結果如此嚴苛的實驗室,研究成果也沒有大紅大紫,老闆只要稍微放鬆,立刻實驗室大放假,也有看過另一個研究室,老闆晚上前腳剛走,後面實驗室立刻變成網咖的。所以,管得這麼嚴厲真的有用嗎?

我向來都比較喜歡放牛吃草的老闆,除了一方面我很懶散而且習於以時間換取空間(在實驗室待很久但只做一點點事),而且學生都這麼大了如果還不能自我管理實在也沒什麼值得期待的。每週 meeting 我也覺得很可笑,如果還要準備投影片,扣掉放假一天準備一天 meeting 一天放鬆一天,一週根本沒剩下多少時間是真正可以做事的,而且真的有人可以每週都有進度能報告嗎?即使是分生相關實驗室,頂多也是報告本週跑了幾組實驗云云,報告這些除了讓老闆得到掌控一切的快感之外,唯一真正有影響的是拖累認真的學生,懶散的人根本不會因此繃緊神經,反正想盡辦法唬弄過去就是了。

唯一麻煩的,學生跟教授一樣,目前都沒什麼良好的退場機制,做不好只能等他期限到自己離開,所以到底該怎麼管理一個研究小組呢?還是我們得追本溯源拜託父母們不要一個勁要求小孩唸書,這年頭唸書真的是最沒投資報酬率的一件事了,不過看著研究所越開越多,畢業找不到工作的學長姐越來越多,我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圖片來自這裡,這張拍得好有感覺,我其實對這樣的氛圍還蠻熟悉地。

完美的另一半並不存在


隨意瀏覽了一些近期的大眾文學作品,驚訝地發現其實許多劇情與所謂專家名人,仍鼓吹人們應該努力去找尋「完美的另一半」,而且還真有不少人雖然早已脫離情懷總是詩的年紀,卻還是深信真的有這樣的人存在。我真心感到驚恐,在恍然大悟原以為這個不應存在於理性成人世界裡的骯髒詞彙竟然還大行其道之時。

我不否認對於愛情我仍有點憧憬或過於超現實的想法,但整體而言我仍是深信,感情生活裡必須有一夜未洗的碗盤、待繳的帳單、煩擾的老人家、哭鬧的孩子等等,這些未必非得帶來吵鬧與冷戰,只是除了甜蜜總還是要有些苦辣酸鹹。也許有人覺得過於現實就不那麼美了,做夢一下又何妨;但正因為深知對方與自己都不完美,所以樂意傾聽,所以願意溝通,所以敢於磨合,而不至於哭喊:「為什麼你都不了解我!」

人們處於不同的環境下成長,接受相異的教育與人生,身旁有兩組不相關的親友,因此養成不一樣的人格特質和生活習慣也是理所當然。即便是青梅竹馬也不可能永遠心有靈犀,自己一個人過日子都要遭遇不如意,更何況兩個人要一起生活下去。奢求完美的另一半絕非浪漫,只是給彼此都套上枷鎖,並且讓這段感情早一步踏入死胡同罷了。

主圖為日本的「貝合わせ」,是「雛祭り」(也就是女兒節,在三月三日)玩的傳統遊戲,文蛤的貝殼必須要同一隻的才能完全合在一起,這遊戲是在殼上彩繪,讓人找出成對的來。這個みかわ工房的作品是以金箔打底再描繪上色,實在是不太便宜,不過真的很美呀!然後查了一下發現貝合わせ還有個十八禁的意思,嗯,有興趣的自己去找了。

兩年的蟄伏等待抑或一事無成



今天上某堂課老師突然想到要我們寫自傳當作業,這東西已經好幾年沒試著寫過,最新版應該是三年前還曾試圖申請國外學校時寫的 SOP;結果剛剛改寫了一下,發現可以加的東西少得可憐,大約跟舊版僅差了兩三句話吧!所以假設去年都在修課,那之前兩年呢?除了三個月語言學校還真的一無所有,別鬧了,把我的青春還來。

其實之前 Lynn 落下的一句話,便是我都在浪費時間,不但浪費自己的,也浪費她的。當下只覺得心寒,現在想想也是,在那之前我的履歷可是洋洋灑灑,雖稱不上神人但絕對充實,沒有一絲一毫的餘地,所有的學經歷都一環緊扣著一環。而在那之後,我或著真的在燃燒光陰,如果療傷(逃避?)也能算是一種奢侈的話,我只知道若是不那樣做我大概真的會崩潰。

一直覺得運氣不好是弱者用來安慰自己的藉口,其實我到現在仍這樣堅持;只是,一段空白的時間,真的只能是因為浪費嗎?飛快地完成了自傳作業,我願意為我之前的人生負責,雖然我還無法替自己感到自豪,但至少是無愧的。影薄的兩年,就當成南柯一夢,或是被海龜騙了。浦島太郎的圖片來自 Wiki

Dream On - Aerosmith


某朋友聊天時曾說過,年輕的時候喜歡 Bon Jovi,等稍微有點年紀以後(其實當時也不過大學)就比較偏愛 Aerosmith。不過我自己倒是原本喜歡 Guns N' Roses,後來才改聽 Aerosmith(當然,那時候他們也老了)。

也許是搖滾了大半輩子,他們後期的演出及新作相較一般搖滾團體而言多了一股在這領域裡較為罕見的圓融與成熟。『Dream On』是我一直都很喜歡的作品,歌詞的意境十分傑出,後段的吶喊令人心醉,這裡的 MV 是流傳頗廣的版本。

喜歡他們的人應該滿街跑,Aerosmith 也絲毫不顯疲憊地獻出整整四十年的優秀成績單,至今仍演出不輟。除了這首之外,我也很喜歡他們比較近期的『Hole in My Soul』、『I Don't Want to Miss a Thing』,也許下次再來放。

Havana Club Añejo Especial - 加勒比海的熱情禮讚


※飲酒過量有害健康(其實飯吃太多也會),未成年及乖寶寶請勿飲酒。※

發文的時候突然想到,我之前都沒有加註警語,這樣會不會被告呀?好可怕~>_<

下手這支的時候猶豫了一陣子,因為之前試過 Tequila 結果很不喜歡(當然也有可能是牌子選錯了), 總之之前從沒試過 Rum,就憑著依稀對古巴產蘭姆的好印象衝了,幸好這次結果不壞。買到的 Añejo Especial 約是五年的等級,不過是有跟較年輕的酒調過的,差不多是剛好可以純飲的等級。

酒體呈現溫暖明亮的金色,帶著些微煙燻的清爽甘蔗香氣,入喉也是一貫的溫潤順暢。其實一開始覺得似乎少了點什麼,後來跟朋友提到感覺蘭姆酒不如琴酒或伏特加深沈,友人回說熱帶酒就是比爽度誰跟你搞深沈,才被慚愧的一棒打醒。撤除成見後就更能享受 Rum 的好,處在高溫多濕的南國,相較溫帶國家的酒而言,蘭姆才是更為稱職的夏酒。

找到的資料說 Añejo Especial 最適合用來調 Cuba Libre,我自己試了一次覺得還是偏好純飲,不過這八成是我錯用百事可樂來調的關係,甜度稍高加上刺激性不夠(可樂單喝的話我是偏好百事啦),可口可樂味道應該比較搭。然後我酒大概也加太多了點(1:1),而且我還沒有冰塊,也許改天有閒再來給它一次機會。

圖片來自這裡

著作權保護了誰?


趁著有想到重新巡了一下這個網誌,果然發現絲竹亂耳標籤下有幾個你水管的連結已經不能用了,順手更新一下,也開始煩惱以後要不要繼續這種分享方式。網路上資源雖多,但是畢竟維護起來很費心思,也因此造成很多資源放著一陣子就不見了,另外正確性也是問題……。嗯,不過當然,我沒那麼大膽子敢在這裡鬼扯網路資訊對社會文化的影響云云。

然後,雖然主圖放這本書的封面(諷刺地是,去查了一下這本書,發現網路上的封面檔案其實就幾種而已,大夥摳來摳去),不過我也不敢講著作權,甚至這本書我自己也沒讀過,只在我弟書堆裡看過書皮而已。我只是好奇,像這樣在網路上掃蕩公開網頁的分享(主要包括 YouTube 這類有頭有臉的,一般 p2p 或是私站應該也是沒辦法),真的對創作者及音樂公司有利嗎?我會因為聽了 YouTube 上的音樂分享而去買 CD,若沒有這種途徑,光憑著一般唱片公司可笑的廣告或一兩個音樂片段,鐵公雞如我是很難願意吐錢出來的。

不知道有沒有人做過統計,扣除那些原本的固定支持者(反正有沒有廣告都會買),新增加的這些客源到底是怎麼來的呢?我想也許是有,只是現在一些舉著著作權大旗的公司們所做得某些事,實在讓我看不出來有吸引消費者的正向能量,反而是徒增負面印象而已。

小感冒還是讓它自然好吧!


今個心血來潮,於是換上許久未穿的運動短褲,開始暫停了把個月的慢跑,結果如預期般十圈就掛了,好像每次停一陣子沒動大概就是到這個門檻。但這次多少也跟身體狀況有關,這兩天春寒料峭,夜裡僅裹著薄被幾次被凍醒,硬撐的結果就是今天有些肌肉酸痛加頭痛,想來是有點感冒了。

大概從大學開始,一方面為了省錢,一方面開始學些生理、免疫和微生物之類的課程,所以感冒非到要命絕不去看醫生,不過其實在這之前早已不知道吞過多少藥下去了。

也許是早產的關係,我在幾個月大時一次重感冒之後開始便成為醫院的常客,而且往往一感冒就是支氣管炎併發氣喘,焦急的爹娘就得滿城找醫師,偏偏我的病又不是每家醫院都看得好。總之搞到最後,全臺北縣市就只剩下社子一家診所能治好我的感冒,我家又離社子頗有距離,於是當時父親下班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用個背巾把我綁在胸前,然後騎著摩托車直奔社子,往往回家後就是九點了,還常有夜間急病衝大醫院急診的。現在回頭想想其實很可怕,當時那位醫師到底是用了什麼藥,而且我還記得小時候幾乎每次都會挨針,打到最後疼痛成家常便飯,所以懂事以後就再沒有因為打針而哭的記憶了。

媽媽為了我的身體,週末的時間就是帶著我跑遍中西醫甚至密醫,於是我也吃盡各種珍奇中草藥,還記得有一種黑色藥丸是一天三餐每次要吃二十顆,於是就一個長不高的小朋友咖咖咖吃炒豆般地整天就在啃藥丸。最後到了高中我開始稍微有運動的習慣,到大學甚至開始參與田徑隊的練習,身體也就自然好了,雖然我想我娘應該深信是某種神秘藥物治好了我。

後來開始會看藥物資訊後,就買成藥回來吃,最近發現 Acetaminophen 似乎比較有效,Acetylsalicylic acid 之類的常常吃了沒效果,不過那種熱飲喝下去還真的症狀好一半,其實心裡也是有點涼意。總之,症狀不強沒有非得上班上課不可的話,還是多喝水多休息就好,偶爾要讓身體發揮點正常機制,完全沒有痛苦的人生也是很無趣的。

圖片來自 USC Health Magazine,少吃點抗生素,別再產生更多 superbug 了。

Wish You Were Here - Rednex



瑞典團體 Rednex 的知名作品之一,雖然不算是很有名氣的團,不過當年在某張年度大雜燴合輯中聽到這首歌之後就很喜歡,時不時會拿出來聽一下。歌詞很單純,但是演唱者(應該是 Mary Joe,也就是 Annika Ljungberg)的歌聲隱含著極為強烈地牽絆。

猶記得高中的時候,暗戀的女孩轉學到屏東,臺灣南北兩端的距離在當下如同世界的盡頭,當時音響裡播得就是這首歌。成年以前的戀情似乎總是那種「只要能遠遠望著就好」的,即使知道對方不討厭自己也從不敢有過多的表達,直到阻擋不了的離別來臨才感到世界末日(當然,是高中生的規模)。

謹此紀念當年的自己,和那位應已為人妻的女孩。

北上繳交紅色規費


昨天參加了某學姐的文定,因為我這屆只有邀請我,其他都是以前系上的學長姐,加上我貧弱的社交能力,所以場面有些尷尬。不過同桌的學長姐還是很盡責地跟我聊了一下,也讓我稍微更新一下系友動態;發現上一屆的學長姐們還留在學界的不多,相較之下我們班還有將近一半的人在苦撐。

學姐不愧是大氣的女性,會場驚見當年背叛她的前男友當招待,而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顯示她全心伸手擁抱眼前的幸福,過去種種早已隨風逝去。兩人在台上似乎見慣了大場面,雖說婚禮場合的才藝表演也不是第一次見到,不過能如此神色自若的倒也不多。學姐,相信你們會很幸福的,雖然世上又少了一個良好的異性對象,值得來一杯感嘆一下。

學姐看到我一直想找機會和我講話,不過知道她很忙,所以我識相的躲在角落,雖然在合照時她還是硬拉著我說一句「你怎麼還是那麼瘦~果然還是一副學者的樣子」,這樣我該怎麼回答呢?囧>

圖片是荷蘭畫家 Jan van Eyck 完成於 1434 年的 Arnolfini Portrait(阿爾諾非尼夫婦),畫中多處暗示了婚姻的神聖與祝福。

Miya字解日本:食、衣、住、遊 - 茂呂美耶


這也是以前不太會買的書,不過,人總是會改變的。

茂呂美耶不愧是精通中文與日文文化的作者,全書雖以條列式介紹,不過維持作者一貫擅長的談天說地方式書寫,讀來完全沒有壓力卻轉眼間接觸到完整有系統的大和文化簡介。我因為對照著日文輸入法想一邊多少記些單字,所以花了比較長的時間,否則應該是很輕鬆的休閒讀物。書中也提供了大量照片資料對照,人類畢竟是視覺生物,很多東西再怎麼解釋也比不上一張簡單的影像,不過書中的照片篇幅與留白的部份對我來說還是有點多,是說這本來就不是很沈重走向的書,所以這樣的安排倒也合適。

書中仍然難免有些文字輸入錯誤,也許已經再版的書應該要修掉這些小錯誤才是,但還是瑕不掩瑜就是了。就我記憶所及這樣包山包海地介紹日本文化歷史,並且完善地提供中日英名詞對照的,應該是僅有茂呂一家別無分號,感謝有她,我們得以很輕易地接收第一手的日本情報。

圖片來自博客來,接下來可能會把繼續看完作者一系列的書吧。

又見強震之回歸庶民的歸鄉路


昨天發生規模 6.4 的地震,震央在高雄甲仙,四級震度把還在宿舍床上恍惚的我給震醒。也不知道是好或不好,在臺中經歷過 921 大地震的我(這樣是命中帶雖還是我帶賽呀~),被搖醒後只覺得:「這地震不小,應該有地方會出事。」然後在擦乾水族缸裡濺出來的水後就又安心地窩回去睡了。

醒來後掃視了一下新聞,雖然有些災情不過大致還算平和,慘得是發現高鐵需要檢修而停駛了;我票都訂好等著回臺北喝喜酒,一年也不過回家幾次,為何要這樣考驗我這升斗小民啊啊啊!考慮再三後決定雖然可能得在公路上搖擺六七個小時,也只能回到過去窮困的生活搭客運回家了(至於為何不搭臺鐵純粹是個人偏見的關係),其實搭車南來北往雖然累人,以前卻也是幾乎兩個禮拜跑一次甘之如飴,只能說這就是由奢入儉難吧。

雖然提早到了車站,不過刻意脫離人群後也有一陣子沒見過如此陣仗,而各行各業都難過的這年頭客運為了節省支出,長途旅程也改為有中途轉運站的措施,也就是半路得下車多等一會。嘛~反正都決定好了怎樣都得熬過,但上車不久就發現我又開始暈車了,看樣子最近真的養尊處優久了,竟淪落到無法承受庶民大眾運輸系統。總之,一路搖搖擺擺地回到家,然後因為太晚了沒公車還用走得解決回家的最後一段路途。

瑣碎地講了一堆,主要還是要說高鐵果然是長程旅客們的恩物,我會繼續以實際行動支持你的。圖片來自中央氣象局,堅守崗位的您們也辛苦了。

空·之·音現實版 - 昆卡


空·之·音(ソ・ラ・ノ・ヲ・ト)是目前正在播放的日本電視動畫,雖然它的各方面表現在這一季的作品裡並不算出色,不過它是這次春番裡唯一的原創動畫,所以還是吸引了不少目光。雖然劇情稍嫌平淡,不過在『空·之·音』裡所描述的城市 Seize(セーズ),無疑是來自於西班牙古城昆卡(Cuenca);而這部動畫裡最令我嘆服的除了音樂之外,裡頭描繪的獨特建築景觀也十分令人神往。

海洋國家?

不知道是否是因為學期初,開始覺得事情做不完,每天一早排得讀書進度往往被瑣事打亂,累積的待辦項目也越來越多,搞到過年後一直都還沒與指導老師聯絡。其實已經不太記得以前自己是如何,似乎也常常一整天只做一兩件事,如果真是如此那大概也跟現在差不多,只是該擔心的事情變多了,好在目前的老闆也是屬於放牛吃草型,我需要做得僅是驅策自己繼續走下去。

今天聽了一位國內知名學者的演講,主題是關於臺灣的海洋生態。的確,學界不少人對於我們該做什麼都心知肚明,也都有著自己的一套見解,但遇到逆境之後(而逆境是必定會有的,且宛若一堵高牆無法踰越)的反應卻不同,有裝聾作啞者、有隨波逐流者、有表裡不一者、有揭纛而起者、也有順水推舟但不吝於在機會來臨時給予一擊的人。無論目的為何,在這方面能多少做點事就算是好的,只可惜臺灣向來喊出的海洋國家都僅僅是口號而已。

悲觀來說,其實某種程度而言我早已放棄關於環境方面的傳道了,終究自己不是成大事的材料,所以選擇獨善其身,如果真的有萬事以自我理想為依歸的人,我也只能致上棉薄的敬意而已。很殘酷地,凡事只要扯上人性,似乎都只能沒完沒了;剛學會上網時也頗愛與人筆戰,久了便知一樣米養百樣人,爭得一時痛快只換得一夜空虛罷了。

結果打到這發現又是一篇低氣壓的文章,那就希望寫過了就沒事。也許當初應該創個「廢文回收桶」的標籤才對。

Back to Home Back to Top 牧神獨語. Theme ligneous by pure-essence.net. Bloggerized by Chica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