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生在臺灣之我見
Posted in 星空下的呢喃 on 晚上9:59 by 牧神這學期所上多了三個外國學生,對我們一般生最大的影響,就是原本專題討論課程除博士班需用英文報告外一律中文,改成碩二學生也必須採英文簡報,而擁有外籍生的研究室,也可能得把定期會議改成英語會話課;真的,對臺灣學生而言差異就僅僅是這樣而已。
其實一直以來校園裡就常常可以看見外籍學生,而這似乎也是許多學校的趨勢,希望能夠吸引外國學生,甚至許多評量學校或系所的評分標準就大剌剌地把外籍生比例也納入考量(算是國際合作的一種?)。基本上我並不排斥外國人,很多國外的學校也因為有許多優秀的外籍學生而提昇了整體學術表現。不過在之前與一位帶一名外籍生的教授聊天,我想臺灣在將外籍生比例作為評量之前,應該先認清幾個矛盾與事實。
首先,絕大多數會來臺的外籍生,其祖國多是經濟與學術水準相較臺灣為低的國家。這並不是壞事,人們原本就會往比自己所在地更優秀的方向前進,而且通常能出國留學的學生都是經過重重篩檢,也帶著一定程度的品質保證。然而,正因為一些先天水平的差異,很多學生在當地所受的教育可能並不完備,至少在硬體設施上是遠遜於臺灣的規格;然而,似乎有些老師會誤以為這些優秀外籍生都會成為「即戰力」,在一些國內研究單位也可以聽到有學者將這些外籍傭兵,無論研究生或博士後,當成廉價勞力在使用。
而對外國學生來說,在臺灣如果國語說不好,其實生活上還是有諸多不便。包括我之前看過一個學生到處找與自己專業不相關的課程修課,只因為那些是英語授課;而臺灣混亂的英語環境,甚至連所謂最國際化的臺北,捷運系統內的英文標示仍是一團亂,更遑論其他語系的外國朋友(應該不會還有人把英語化當成國際化吧?)。臺灣雖然英語教育起始年齡逐年降低,許多父母也花大錢讓孩子上補習班,但身為同樣受過這些訓練的我,很清楚地知道臺灣的英語教育還是不合格,每個人都號稱能說上一兩句,不過遇到外國人問路能完整表達的又有多少?
於是,在基本的溝通都成問題的情形下,外籍生的比例真的能代表一個系所或學校的國際化程度?而這些來臺留學的外籍生,許多在學成歸國後都會成為當地的大學教授或高階研究人才,這些人在臺灣能學到什麼?所謂國際交流,除了我們給予獎學金讓他們拿學位之外,又交流了什麼?我們都應該再多想想。
圖片來自這裡;我不是說外國人是黑羊,純粹只是我喜歡這張圖罷了。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意見: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