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tructure of Evolutionary Theory - Stephen Jay Gould


花了不少時間終於將這塊磚頭啃食完畢,當然只是略讀,這麼擲地有聲的巨著(各方面而言)加上 Stephen Jay Gould(1941–2002)深厚地英文寫作功力,要精讀太花時間也超過我現在所應該或能做的。原本想在古爾德生日(九月十日)當天貼出這篇,不過畢竟還是看得不夠快,就忘記這項無謂的設定好了。

單純就篇幅而言這本書的確有瘦身並重新編輯的必要,Gould 花太多時間東拉西扯其他非演化相關議題(有些部份是頗有趣沒錯),當然這一方面也顯示出他的博學多聞,但對一般讀者而言這卻是閱讀的絆腳石;雖然他自己在書中也提到他是半刻意地把這本書寫這麼厚,以防無聊人士(尤其是創造論者)隨意挑毛病。不過仍必須要強調,只要是真正對演化有興趣的朋友,這本書仍是值得一讀的,即使你無法完全認同他的理論,光是書中所引用的一堆珍貴文獻就值得了。

第一章等於是全書的摘要,重點在提出演化理論的發展構造,正如同書皮顯示的那株 Scilla's coral。接下來的六章是整個演化學說的歷史,以 Darwin 的理論為中心並集中在早期的爭議上,這部份也是最值得一讀的部份。Gould 不愧為優秀的科學史學者,他也頗為得意地提及自己將過去重要的演化學著作全部讀完了,而且大多還是讀原文版,作為平時不太容易取得古典著作的我們而言,這裡大量的摘錄與心得都是極為寶貴的資訊。其後的第二部份則是 Gould 針對 Darwin 演化學說所提出的延伸理論,等於是他自己此生的研究縮影,有些評論其他學者的想法以及最後一章關於大滅絕的部份雖然很有趣,但不見得與全書的主旨本身相關。

Gould 雖然認同 Darwin 的學說大致上是正確的(這點很多評論都錯了,甚至不少創造論者拿他的話來證明演化是錯誤的,Gould 也在書中做出聲明),但隨著越來越多的證據出現,我們了解到演化裡某些部份是需要改進的。

首先選汰(selection)並不僅限於生物個體,Gould 認為選汰可以向上或向下作用到其他各階層,包括基因、細胞、同類群(demes)、物種與支系(clades)。這裡 Gould 也承認自己從前曾堅持演化僅作用在個體上是有誤的。

其次,Darwin 認為變異是沒有方向性(isotopic)且幾乎察覺不到的,不過近期遺傳學研究已經證明這是錯誤的。在某些調節基因(eg. homeobox)的突變很可能產生顯著的改變,甚至影響到整個生物體的結構。而改變的方向則常常受限於生物本身原有體制與潛能的限制(此即為 Gould 所說得 spandrel),而不僅僅受到環境的外在影響。

第三,Darwin 認為選汰壓力總是產生微小的改變,而這些微小變動會朝向最適的方向累積。Gould 則認為,選汰本身通常並不會產生變異,就如同平衡中斷理論(punctuated equilibrium)裡長期的穩定狀態(stasis);再來,改變是不會累積的,在一個物種內個體的特徵通常呈現擺盪方式改變,除非環境變動或產生新種時改變的趨勢才會固定下來。

另外雖然很多人聲稱 Gould 太過驕傲,總是認為自己的理論是革命,不過 Gould 自己在書中提到,他若是有什麼貢獻,那也是站在過去許多學者的肩頭上看而已。Gould 深信演化是複雜的,很多演化問題並無法簡單用 yes or no 來回答。他並強調因為我們到現在為止所理解的仍太少、相關證據仍不足,因此當下並不是一個提出新的演化理論的時機。

Gould 不愧是博學多聞的奇才,從歌德、尼采等早期哲學家談到近代 evo-devo、genome 的研究發展,本書雖然範圍龐雜但仍頗具可讀性。書本照片引自亞馬遜

0 意見:

Leave a Comment

Back to Home Back to Top 牧神獨語. Theme ligneous by pure-essence.net. Bloggerized by Chica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