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妖魔化網路世界


自從電腦開始成為家電類產品後,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看到有專家學者跳出來,然後用一種先知般的口吻要求大家不要沉迷於網路,彷彿網路是無惡不作的惡魔,打倒他才能獲得新生。而提出的論點往往不外乎……

認為網路閱讀使得接受資訊變得草率?草率的向來是讀者本身的態度,跟網路又有何干?想想你小時候被迫逼著呆坐在書桌前用功,腦裡還是在打彈珠看電視或聊天,所以,那些紙質的參考書真的讓你比較能夠吸收沉思,相較於電視上的資訊?另外,如果非得用手寫才能好好思考,用打字機、用電腦就會對創作產生不利的影響,我只能覺得你火候不夠。這些都僅是工具而已,人類的思想活動難道不是在頭皮底下那薄薄一層大腦皮質嗎?即使是在今天,你當然可以堅持仍用紙筆創作,仍爬著稿紙上的綠色格子,或是用針筆一筆一劃的刻漫畫,不過若要因此鄙視使用電腦的族群,未免也太可笑了。而講到用手機簡訊傳訊聊天,甚至僅是拜託隔壁房的人來一下,這種懶人隨時都有;用個激進點的比喻,以前貴族們的生活,難道不也是叫傭人去辦事、拿水穿衣、甚至把食物直接遞進嘴裡,所以呢?中古時代那些偉大的創作,無論音樂藝術文字科學,難道不是這些好吃懶做的貴族們搞出來的,有何必要貴古賤今?

然後,限制自己到一個「無網」的地方幾天,這樣就讓你覺得脫離網路的控制而得意起來?一週裡挑出某天不上網收信,這樣就算修正自己的網路成癮?想要制止或提倡某事,一旦提出那種某某紀念日或是關掉某某一天的活動,則這些行為將全部只成為口號,也就是除了那幾天之外,人們不再在乎那些事情,依然過著原本的生活。

另一方面,學生功課不好跟看漫畫有什麼因果關係?為什麼那些學者專家們打得,老是這些莫名其妙的標靶,電腦、電視、漫畫……這些都只是載體,它們承載著某些資訊,真正負責判斷這些資訊好壞的是讀者本身,載體是中性的、是無罪的。所謂的大師們,真正需要教育的是讀者本身的分辨能力,嚴厲禁止或者依照自己的喜好去替讀者篩選載體,是極不負責任的行為,只是想速成地訂定一個標準便宜行事。其實教育小孩甚至飼養寵物也是一樣的,只餵食自己個人偏好的資訊或飼料,最後就是造就出偏食的族群;小孩並不是父母們的所有物!

所以,Google 到底有什麼用?我覺得它帶來最大的改變,就是不必再去強記一些莫名其妙的資訊,例如XXX的首都在哪有何特產之類的,當然如果這是你的專業用久了就會自然記憶,不過一般人不需要強記這些冷知識。至於某些大師老是喜歡提人們不知道啥啥啥所以罪大惡極敗壞社會風氣,我想大概是因為 Google 讓他們不再成為某些特殊知識的專門持有者,因此生氣了吧!

主圖來自 1998 年一部傑出的試驗性動畫——『玲音』(Serial Experiments Lain),片中探討了關於網路世界的種種,雖然是十幾年前的作品,不過最近看了仍是頗有感觸,推薦給還沒看過的朋友。網路世界、動漫等等並不需要避之唯恐不及,而是要學著怎麼去使用欣賞。

0 意見:

Leave a Comment

Back to Home Back to Top 牧神獨語. Theme ligneous by pure-essence.net. Bloggerized by Chica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