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寂 - 賈西亞.馬奎斯


距上次閱讀馬奎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的『百年孤寂』(Cien años de soledad; 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已事隔多年,說實話忘卻的不僅是枝節而已。不過最近看到許多書評,這本書和馬奎斯和魔幻寫實不斷被提及,已經到了浮濫的地步,想批評卻又提不出一點例子的無力感十分擾人,終於下定決心又重讀了一遍。隨著光陰虛度,對此書的心得與審視的角度已經與過去完全不同(雖說我也不太記得過去看完有什麼想法),唯一我可以很確定的,就如同馬克思(Karl Marx)自陳自己並非馬克思主義者,馬奎斯應該也很想跳出來大聲疾呼自己的作品絕對跟市面上那些魔幻寫實毫無關係吧!

如同許多介紹裡提到的,魔幻寫實是「一種現實的延長與加工」,它的敘事基礎是落在現實之上的,那些看似荒謬的情節,其實都可以在現實生活中找到甚至更加荒唐滑稽的案例。雖說藝術界的「超現實主義」是魔幻寫實的起點,不過兩者根基完全不同,超現實主義著重於潛意識、夢境、幻覺,而魔幻寫實不過是把某些想法具象化罷了。例如美女的致命誘惑,在書中成了死亡的氣息,而且雖然途徑與因果未必相同,卻都真的置人於死。

看到有些批評『百年孤寂』只是在記錄家族七代的流水帳,也許真是如此,不過又有多少作家能把流水帳記得如此引人入勝?我想可能有不少人被現代小說或電視劇隨意撒狗血的情節給養壞了胃口,的確『百年孤寂』一書中劇情鋪陳近乎白描,沒有什麼詭譎難解的謎團,即使那些稍許脫離現實的描寫也常常早早破哏。關於此書的介紹早已舖天蓋地,很多筆法更被借用或致敬無數次,該爆得雷可能在實際接觸這本小說前早已被炸得七葷八素,志文出版社更很貼心地附上人物介紹表與家系圖——我要先強調我是很喜歡這樣的安排,畢竟那些混亂的人名實在地影響了閱讀順暢。不過,即使你知道那些關於戀母情節的討論、即使你知道最後一切將灰飛煙滅、即使你知道每個轉角每次交談、即使你第二次第三次看這本書,它都隨著當下的情境與你個人經驗的差異而帶來不同的思緒,也是此書之所以值得一讀再讀的迷人之處。

雖然有人說邦迪亞上校(Colonel Aureliano Buendía)是全書最重要的靈魂人物,不過我個人認為邦迪亞家族就如同人類社會的許多家系一樣,其實是以女性為主軸的。易家蘭(Úrsula Iguarán)自然不用說,亞瑪蘭塔(Amaranta)、匹達黛(Santa Sofía de la Piedad)、卡碧娥(Fernanda del Carpio)、甚至透娜拉(Pilar Ternera),無一不是對整個家族的發展與未來有著深遠的影響,無論是支持或加速其崩毀,不像男人常常只會玩物喪志。當中個人最喜愛的角色是莉比卡(Rebeca),不管是她有壓力時就吃土或灰泥的癖性或是驕傲固執的性格,那種堅毅總可以在身旁某些欣賞的親友裡頭發現。

『百年孤寂』不僅僅是一個拉丁美洲家族的故事,其實世界上每個家族都可以找到某些成員就如同邦迪亞家族中的某些角色;更可以把角度拉到國家的尺度,一塊被殖民的土地、獨裁政權的興起、資本主義的入侵、廣場上的機槍等等,凡此種種真讓人有種既視感。當然,更可以擴展到整個人類的近代史,其實,人類的一切彷彿都已在書中悄悄地演練了一遍,甚至連結局都……

封面圖片來自博客來。雖然有人對志文版的翻譯多所批評,不過個人對翻譯要求不高,而且很多地方可以靠腦補,或者說即使閱讀不成問題,許多情節原本就需要憑藉讀者的想像力來完成的。

0 意見:

Leave a Comment

Back to Home Back to Top 牧神獨語. Theme ligneous by pure-essence.net. Bloggerized by Chica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