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屋—角田光代


雖然寫的是日本某家族的故事,但卻彷彿在訴說著我們這一代的林林總總。我也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北部那間房子不是我家,大概也不會是籍貫所在地那許久未見的三合院老房子,近幾年輾轉待過的幾個城市更不可能了;我的家似乎是個類似滿州國的存在。

『樹屋』(ツリーハウス)裡的藤代家族其實一點也不怪,就跟我家很像,還是其實我們兩家都很怪?我一直以為全家聚在一起開動吃晚餐僅存在小學課本或鄉土劇裡,忙著賺錢的上一代哪有那種美國時間陪孩子呢?而經歷戰爭的更上一代則似乎永遠走不出戰時。小說裡良嗣想了解的那些他家族的疑問,其實我家都有,而我也一直覺得自己家只是平凡的家族。

正因為平凡所以難以描繪,事實(不是歷史課本上的那種事實)總是最難寫的,當那些味如嚼蠟的戰爭死亡人數轉換成甫時平民某一天的晚餐時光,萬般苦楚與無奈豈能從官方粉飾過的版本裡看出端倪。誰戰勝了誰戰敗了那又如何?本書裡的人物都是普通人,可以很輕易在你我身邊找到近似的樣板,甚至就是你我本人,也因此那些我們這一代未曾經歷過的種種反而更加寫實。

雖然書封大剌剌地寫著「溫暖療癒小說」,但我一點都沒有被治癒的感覺,反而在閱讀過程裡不斷覺得胸口悶悶的,那股些微但確實存在的酸楚直到闔上書亦未曾停止。當然,角田光代那股女作家的溫柔仍藏在字裡行間,只是情節與我個人經驗太過相仿,難以自在地跳脫。

說到逃避,前不久聽到朋友說日本近代文學裡,常常有意無意忽視了它們侵略者的地位,但身為一屆平民,大家真的都會選擇戰爭與侵略嗎?福島縣的某位農夫,真的會因為成功建立滿洲國而感到狂喜嗎?若不然,若多數人根本無法決定自己的所作所為,那麼這樣的指摘要持續到何年何月才得以止息,歷史的意義就是拿來算帳或作為政治鬥爭工具?也難怪我從未喜好過這門科目。

『樹屋』是少數我可以安心推薦給家人而不必考慮口味不合的小說,我認為至少大多數臺灣人都能很輕易地享受這部作品且能夠了解她所想要傳達的。

在書店初翻開這本書,原以為僅是在講家族,若是如此其實我不太會買,日本人筆下的家族總讓我覺得有些單調無味,那些所謂羈絆、きずな,在我看來是有點老套的。我仍是買了這本書,當然,很棒的,角田光代寫的不僅僅是家族的絆,但當初讓我下手得歸因於聯經出版社的封面設計與不至於浪費過多空間的排版。在現今這個各大出版社忙著灌水把一本小書隆成巨著的流行裡,聯經不愧是有所堅持的異類。

書封圖取自博客來。

0 意見:

Leave a Comment

Back to Home Back to Top 牧神獨語. Theme ligneous by pure-essence.net. Bloggerized by Chica Blogger.